“舟子候利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舟子候利涉”全詩
下塹萬尋岸,蒼濤郁飛翻。
蔥青眾木梢,邪豎雜石痕。
子規晝夜啼,壯士斂精魂。
峽開四千里,水合數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
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
西南失大將,商旅自星奔。
今又降元戎,已聞動行軒。
舟子候利涉,亦憑節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論。
臥愁病腳廢,徐步視小園。
短畦帶碧草,悵望思王孫。
鳳隨其皇去,籬雀暮喧繁。
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日暮歸幾翼,北林空自昏。
安得覆八溟,為君洗乾坤。
稷契易為力,犬戎何足吞。
儒生老無成,臣子憂四番。
篋中有舊筆,情至時復援。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客居》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溝萬尋岸,青濤郁飛翻。
青蔥眾木梢,邪小人雜石痕。
杜鵑晝夜啼哭,壯士搜刮靈魂。
峽谷開四千里,水合數百源。
人虎相半居,相傷始終并存。
蜀麻很久不來,吳鹽擁有荊門。
西南失去大將,商人從星奔。
現在又投降元戎,已經聽到動在軒。
船夫候利涉,也憑借節制尊。
我在路中央,生命不能評論。
臥愁病腳廢,慢慢看小花園。
短畦帶綠色草,我希望您。
鳳跟著他的皇離去,籬笆雀晚喧囂繁。
覽物想起故國,十年別荒村。
天黑回家幾乎翼,北林空從黃昏。
怎么能覆蓋八溟,為你洗乾坤。
稷契易為力量,西戎什么足以吞下。
儒生老沒有成功,我兒子去世四番。
箱子里有舊筆,愛情到來時恢復援助。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舟子候利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è jū
客居
kè jū suǒ jū táng, qián jiāng hòu shān gēn.
客居所居堂,前江后山根。
xià qiàn wàn xún àn, cāng tāo yù fēi fān.
下塹萬尋岸,蒼濤郁飛翻。
cōng qīng zhòng mù shāo, xié shù zá shí hén.
蔥青眾木梢,邪豎雜石痕。
zǐ guī zhòu yè tí, zhuàng shì liǎn jīng hún.
子規晝夜啼,壯士斂精魂。
xiá kāi sì qiān lǐ, shuǐ hé shù bǎi yuán.
峽開四千里,水合數百源。
rén hǔ xiāng bàn jū, xiāng shāng zhōng liǎng cún.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
shǔ má jiǔ bù lái, wú yán yōng jīng mén.
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
xī nán shī dà jiàng, shāng lǚ zì xīng bēn.
西南失大將,商旅自星奔。
jīn yòu jiàng yuán róng, yǐ wén dòng xíng xuān.
今又降元戎,已聞動行軒。
zhōu zǐ hòu lì shè, yì píng jié zhì zūn.
舟子候利涉,亦憑節制尊。
wǒ zài lù zhōng yāng, shēng lǐ bù dé lùn.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論。
wò chóu bìng jiǎo fèi, xú bù shì xiǎo yuán.
臥愁病腳廢,徐步視小園。
duǎn qí dài bì cǎo, chàng wàng sī wáng sūn.
短畦帶碧草,悵望思王孫。
fèng suí qí huáng qù, lí què mù xuān fán.
鳳隨其皇去,籬雀暮喧繁。
lǎn wù xiǎng gù guó, shí nián bié huāng cūn.
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rì mù guī jǐ yì, běi lín kōng zì hūn.
日暮歸幾翼,北林空自昏。
ān dé fù bā míng, wèi jūn xǐ qián kūn.
安得覆八溟,為君洗乾坤。
jì qì yì wéi lì, quǎn róng hé zú tūn.
稷契易為力,犬戎何足吞。
rú shēng lǎo wú chéng, chén zǐ yōu sì fān.
儒生老無成,臣子憂四番。
qiè zhōng yǒu jiù bǐ, qíng zhì shí fù yuán.
篋中有舊筆,情至時復援。
“舟子候利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