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不磨雙鯉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義不磨雙鯉在”全詩
道義不磨雙鯉在,蜀江流水貫吳城。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次韻陸務觀慈姥巖酌別》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次韻陸務觀慈姥巖酌別》
明朝真是送人行,
從此關山隔故情。
道義不磨雙鯉在,
蜀江流水貫吳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在宋代寫的,題目是《次韻陸務觀慈姥巖酌別》。詩人通過描繪離別之情和思鄉之思,表達了對友情和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
第一句“明朝真是送人行”,表明了離別之際的悲傷情緒。明朝指的是早晨,送人行指的是送別的場景。詩人在明朝的時刻目送離別的人,感嘆時光的流逝和友情的隔閡。
接下來的一句“從此關山隔故情”,表達了離別后關山隔絕的境況,意味著友情的距離和隔閡。詩人與離別的人將被山川所分隔,無法再相聚,因此對往昔的情誼感到無比的思念和懷念。
第三句“道義不磨雙鯉在”,以魚的形象表達了友情的堅固和持久。詩中的“道義”代表了真誠和忠誠的情感,而“雙鯉”則象征著情誼的雙方。即使時光流轉、隔絕相望,真誠的友情依然堅不可摧,如同兩條游弋在蜀江流水中的鯉魚。
最后一句“蜀江流水貫吳城”,描繪了蜀江水流貫穿了吳城的景象。蜀江和吳城分別代表了離別的兩地,詩人通過此景象暗示著即使距離遙遠,友情也能夠貫穿時空,感動人心。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離別之情和友情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和友誼的深深眷戀之情。盡管時光流轉,山川隔閡,但真誠的友情能夠經受考驗,貫穿時空,給人以溫暖和力量。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友誼的珍視。
“道義不磨雙鯉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ù wù guān cí lǎo yán zhuó bié
次韻陸務觀慈姥巖酌別
míng cháo zhēn shì sòng rén xíng, cóng cǐ guān shān gé gù qíng.
明朝真是送人行,從此關山隔故情。
dào yì bù mó shuāng lǐ zài, shǔ jiāng liú shuǐ guàn wú chéng.
道義不磨雙鯉在,蜀江流水貫吳城。
“道義不磨雙鯉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