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自樂平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自樂平反”全詩
姑寧憂疾痛,子自樂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種萱。
那知秋暑退,無復御輕軒。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詞三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詞三首》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四德儀邦族,
三遷奠里門。
姑寧憂疾痛,
子自樂平反。
第二首:
夏枕方供扇,
薰堂甫種萱。
那知秋暑退,
無復御輕軒。
第三首:
夙夜思無窮,
懷沈澹之恩。
念余有遺病,
飄然欲上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范成大寫給他的舅母太夫人方氏的挽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舅母的思念和對她的贊美。
首先,詩的前兩句寫到了舅母方氏的家族有著崇高品德,代代傳承,世代儀式莊重。接著,描繪了舅母方氏在生前常住的地方,悼念她的親友們三次遷移到奠里門(即奠定祖墳的門前),表達了對她的深深懷念。
第二首詩描述了夏季時的情景,夏天的枕頭用具供應清涼的扇子,室內彌漫著香氣,舅母方氏喜歡在薰堂(指有香氣的房間)種植萱草。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詩中表達了對秋天的期待,暑熱漸退,宮廷的輕便轎車將不再使用,這也暗示著生活的變遷和對逝去的舅母的思念。
最后一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舅母的深深思念。作者日夜思念舅母的恩德,感嘆自己有著遺留的疾病,而舅母卻早已飄然升仙,希望她能在天堂得到安寧與幸福。
總體來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舅母的哀思和懷念之情,描繪了舅母方氏生前的生活場景,同時也反映了生命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范成大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他對舅母方氏深深的敬愛之情。
“子自樂平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ù mǔ tài fū rén fāng shì wǎn cí sān shǒu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詞三首
sì dé yí bāng zú, sān qiān diàn lǐ mén.
四德儀邦族,三遷奠里門。
gū níng yōu jí tòng, zi zì lè píng fǎn.
姑寧憂疾痛,子自樂平反。
xià zhěn fāng gōng shàn, xūn táng fǔ zhǒng xuān.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種萱。
nǎ zhī qiū shǔ tuì, wú fù yù qīng xuān.
那知秋暑退,無復御輕軒。
“子自樂平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