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兵馬破汝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殿前兵馬破汝時”全詩
不聞漢主放妃嬪,近靜潼關掃蜂蟻。
殿前兵馬破汝時,十月即為齏粉期。
未如面縛歸金闕,萬一皇恩下玉墀。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青絲(青絲白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懷恩)》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絲(青絲白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懷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中通過描寫白馬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處逆境的思考和期望。
青絲白馬誰家子,粗豪且逐風塵起。
不聞漢主放妃嬪,近靜潼關掃蜂蟻。
殿前兵馬破汝時,十月即為齏粉期。
未如面縛歸金闕,萬一皇恩下玉墀。
青絲白馬,指的是作者自己,表達了他堅毅的品質和奔放的精神。詩中的青絲白馬象征著作者豪邁的氣質,而且與漢代的豪杰侯景作比,以凸顯自己在逆境中的堅強。
詩中提到漢主不放妃嬪,暗指唐朝時期的宮廷官僚腐敗,以及作者的處境。作者感慨于近年來政治的黑暗和社會的動蕩,掃蜂蟻更是對這種微弱力量的諷刺。殿前的兵馬破敗,預示著戰亂之際,無助自身的危機。
齏粉期意味著陷入困境,無法抵擋強者的力量。作者直言自己未能像那些被關進金闕的人那樣,得到皇恩的庇佑,因此對自己的未來保持著悲觀的態度。末句“萬一皇恩下玉墀”,以“萬一”開始,既讓讀者看見了作者心中的一絲所望,又盡顯作者對自己未來的無奈和悲涼。
整首詩通過對自身境遇的默默思考和表達,抒發了作者對逆境中的力量和潛能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未來的渺茫感受。詩歌表達出作者內心的堅強和無奈,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動蕩和社會的腐敗。
“殿前兵馬破汝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sī qīng sī bái mǎ, yòng hóu jǐng shì, yǐ bǐ pū gù huái ēn
青絲(青絲白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懷恩)
qīng sī bái mǎ shuí jiā zǐ, cū háo qiě zhú fēng chén qǐ.
青絲白馬誰家子,粗豪且逐風塵起。
bù wén hàn zhǔ fàng fēi pín,
不聞漢主放妃嬪,
jìn jìng tóng guān sǎo fēng yǐ.
近靜潼關掃蜂蟻。
diàn qián bīng mǎ pò rǔ shí, shí yuè jí wéi jī fěn qī.
殿前兵馬破汝時,十月即為齏粉期。
wèi rú miàn fù guī jīn quē, wàn yī huáng ēn xià yù chí.
未如面縛歸金闕,萬一皇恩下玉墀。
“殿前兵馬破汝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