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五原亦無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崆峒五原亦無事”全詩
渭水逶迤白日凈,隴山蕭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近聞》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近聞》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近聞犬戎遠遁逃,
心跳犯雷鳴。水連細片兒蔥,有悔德識量童。
崇儒培雅,居高作檐停。自問三臺海,羯族鎮騎兵。
直若一兵猛,冷漠四方情。春月夜相對,震怒徹高層。
侯門種楊柳,東拒美狐貍,割席斷顱懸。
沉靜山城夜,柳暗中關林。朔風吹冷卻,高原風景悲。
明知榮耀難,胸中何所喜。使君無慎言,路傍人睡稀。
嗟薄命,不終達,凄涼宵陳渭。勸閑道世途,誓與自然歸。
中文譯文:
近來聽說,蠻族逃之夭夭,
師馬膽怯,不敢靠近洮水。
渭水蜿蜒,白日絕塵,秋云高懸在隴山之上。
崆峒和五原也是平靜無事,
北庭時有唐朝使者去往,據說贊普還要娶唐朝公主為妻,
舅甥關系和好,這是難以舍棄的。
心情感嘆,命運多薄弱,
夜晚的山城沉寂、柳樹暗影籠罩林中。
朔風吹過,涼意襲人,高原的風景倍感悲涼。
明知得不到榮耀,胸中又何所喜?
使君為何不謹言慎行,路人旁邊口齒稀稀?
唉,生命多薄命,無法終達至最高,
凄涼的夜里寓言渭水。
勸君閑適的走世途,與自然歸于一處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寥寥數語,卻展現了唐代大詩人杜甫對于時局和自身權力地位的思考和無奈。
首句“近聞犬戎遠遁逃”,反映了犬戎蠻族的大規模退卻,使得師馬膽怯,不敢再接近洮水,帝國的疆域得以穩定。然而五原和崆峒也是平靜無事,北庭卻是數有關中使者的消息傳來,據說贊普還要娶唐朝公主為妻,舅甥關系和好,這又是難以舍棄的。
通過這些種種情況,杜甫感嘆了自己權力地位的薄弱,稱自己為“心跳犯雷鳴”,表達了無法參與和影響到重要事務的無奈。他希望自己能在事態平靜之下,以文人的身份多寫作詩詞,但命運讓他無法得到榮耀,心中再也沒有什么喜悅之事。他勸告自己和讀者們要閑適的走世途,與自然歸于一處,別再對權力、地位等虛名和名利深思熟慮。
整首詩深情厚意,流露出杜甫對于時局和自身身份地位的憂慮,以及在憂慮中對于閑適生活的向往和提醒。
“崆峒五原亦無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 wén
近聞
jìn wén quǎn róng yuǎn dùn táo, mù mǎ bù gǎn qīn lín táo.
近聞犬戎遠遁逃,牧馬不敢侵臨洮。
wèi shuǐ wēi yí bái rì jìng,
渭水逶迤白日凈,
lǒng shān xiāo sè qiū yún gāo.
隴山蕭瑟秋云高。
kōng tóng wǔ yuán yì wú shì, běi tíng shù yǒu guān zhōng shǐ.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shì wén zàn pǔ gèng qiú qīn, jiù shēng hé hǎo yīng nán qì.
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崆峒五原亦無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