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亦還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暮亦還家”全詩
客愁無錦字,鄉信有燈花。
蹤跡隨風葉,程途犯斗槎。
君看枝上鵲,薄暮亦還家。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道中》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中》是宋代文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冷吟蛩草,
湖平宿鷺沙。
客愁無錦字,
鄉信有燈花。
蹤跡隨風葉,
程途犯斗槎。
君看枝上鵲,
薄暮亦還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道路中旅行的景象和心情。詩人在月冷之夜,聽到蛩蟲的吟唱,周圍是荒涼的草地。湖面平靜,沙灘上有宿鷺停留。作為旅客,詩人思念家鄉,感到無法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他有著鄉愁的歸宿,那就是家鄉的燈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展現了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的月冷和蛩蟲的吟唱,以及湖面上的宿鷺,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凄涼的氛圍。詩人的客愁無法用錦繡的字句表達,形容了他內心深處的思鄉之痛與孤獨之感。然而,鄉信中燈花的存在給了詩人希望和溫暖,它象征著家鄉的溫情和等待。
詩中的蹤跡隨風葉,程途犯斗槎,表達了旅途中漫長而辛苦的行程,詩人在路上的艱辛和努力。最后一句“君看枝上鵲,薄暮亦還家”,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他期盼著能夠像鵲鳥一樣,即使在黃昏時分也能夠回到溫暖的家鄉。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旅途中的孤獨、思鄉之情以及對家鄉的眷戀。它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給人一種深沉而富有感染力的藝術體驗。
“薄暮亦還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zhōng
道中
yuè lěng yín qióng cǎo, hú píng sù lù shā.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鷺沙。
kè chóu wú jǐn zì, xiāng xìn yǒu dēng huā.
客愁無錦字,鄉信有燈花。
zōng jī suí fēng yè, chéng tú fàn dòu chá.
蹤跡隨風葉,程途犯斗槎。
jūn kàn zhī shàng què, bó mù yì huán jiā.
君看枝上鵲,薄暮亦還家。
“薄暮亦還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