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身輕重亦千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計身輕重亦千金”全詩
委命浮沉惟一葉,計身輕重亦千金。
紅塵猶道不勝險,白浪莫嗔如許深。
晚得薌山堪寄纜,臥聽鼉吼與龍吟。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渡太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渡太湖》
囊風閣雨半晴陰,
慘淡誰知造化心。
委命浮沉惟一葉,
計身輕重亦千金。
紅塵猶道不勝險,
白浪莫嗔如許深。
晚得薌山堪寄纜,
臥聽鼉吼與龍吟。
中文譯文:
囊風閣,雨半時晴時陰,
凄涼黯淡,誰能懂得造化的心。
委身于命運的浮沉,只如一片葉子,
計算重要與輕微,皆如千金。
紅塵中的道路并不平坦,
波浪之深,無需責怪。
晚上到達薌山,可投下錨來,
躺下聆聽蛤蟆的吼聲與龍的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的作品,描述了一個人在渡太湖的過程中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天氣的變化和自然景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可預測性。
詩的開頭,囊風閣雨半晴陰,描繪了太湖的景色,交替的晴天和陰天映襯出人生的變幻無常。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造化之心的疑問和困惑,認為人無法完全理解造化的意圖。
詩的下半部分,委命浮沉惟一葉,計身輕重亦千金,表達了人在浮沉中的無奈,如同一片漂浮的葉子,面對命運的安排只能委身其中。計算身份和價值,都是千金重要。
紅塵猶道不勝險,白浪莫嗔如許深,這兩句表達了世俗紛擾中的艱險和波折,提醒人們不要對這些險阻心生怨憤,因為它們本就如此深遠。
最后兩句,晚得薌山堪寄纜,臥聽鼉吼與龍吟,描繪了詩人到達薌山的景象,寄托了對自然的傾訴和沉思。躺下來,聆聽蛤蟆的吼聲和龍的吟唱,意味著詩人沉浸在自然的聲音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尋求心靈的寧靜和安慰。
整首詩以太湖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疑問和對命運的無奈,同時也寄托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詩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計身輕重亦千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tài hú
渡太湖
náng fēng gé yǔ bàn qíng yīn, cǎn dàn shéi zhī zào huà xīn.
囊風閣雨半晴陰,慘淡誰知造化心。
wěi mìng fú chén wéi yī yè, jì shēn qīng zhòng yì qiān jīn.
委命浮沉惟一葉,計身輕重亦千金。
hóng chén yóu dào bù shèng xiǎn, bái làng mò chēn rú xǔ shēn.
紅塵猶道不勝險,白浪莫嗔如許深。
wǎn dé xiāng shān kān jì lǎn, wò tīng tuó hǒu yǔ lóng yín.
晚得薌山堪寄纜,臥聽鼉吼與龍吟。
“計身輕重亦千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