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地錦繃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墮地錦繃茁”全詩
來賞食竹債,大勝伏雌炊。
少日羹藜子,老來煨芋師。
盤餐登異味,指動已先知。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次韻謝李叔玠追路送筍》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謝李叔玠追路送筍》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中文譯文:
錦繃茁作墮地,衣解溫柔玉姿。
前來賞食竹子債,大勝伏雌炊。
年少時享用藜麥羹,年老時煨芋師。
盤中餐品充滿異味,動指間已先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范成大的作品,他以飲食題材的詩詞而聞名。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美食的情景,表達了對美食的享受和對生活的熱愛。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幅美食圖景。錦繃茁作墮地,解衣溫玉姿。這里描繪了竹筍的茁壯和嫩綠,以及柔滑如玉的姿態。作者通過這樣的描繪,給讀者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
接著,詩中提到了賞食竹子債和伏雌炊。賞食竹子債意味著用竹筍做的美食,而伏雌炊則指的是炊煮雌雞。這里作者通過美食的形象來表達對生活的贊美,將生活的瑣碎細節轉化為美好的享受。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年少時享用藜麥羹和年老時煨芋師。藜麥和芋頭都是常見的食材,但作者用它們來表達對不同階段生活的感慨。年少時,享受著簡單的美食,而年老時則需要更多的烹飪技巧和耐心來煨煮食材。這些描寫體現了生活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盤餐登異味,指動已先知”,表達了對美食的熟悉和敏感。作者通過動指間已先知的形象,強調自己對美食的熟悉程度,似乎在說自己對于美食的品味已經達到了一種高深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美食的情景,通過對不同階段生活中的美食享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食的熟悉與敏感。這首詩詞通過美食的形象,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讓讀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變遷。
“墮地錦繃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iè lǐ shū jiè zhuī lù sòng sǔn
次韻謝李叔玠追路送筍
duò dì jǐn běng zhuó, jiě yī wēn yù zī.
墮地錦繃茁,解衣溫玉姿。
lái shǎng shí zhú zhài, dà shèng fú cí chuī.
來賞食竹債,大勝伏雌炊。
shǎo rì gēng lí zi, lǎo lái wēi yù shī.
少日羹藜子,老來煨芋師。
pán cān dēng yì wèi, zhǐ dòng yǐ xiān zhī.
盤餐登異味,指動已先知。
“墮地錦繃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仄韻) 入聲八黠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