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來何晚稻初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來何晚稻初芒”全詩
雞聲人語小家樂,木葉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來何晚稻初芒。
祗今農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貯水塘。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光福塘上》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福塘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范成大。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農村的景象,表達了農民對于灌溉水利的迫切需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指點炊煙隔莽蒼,
午餐應可寄前莊。
雞聲人語小家樂,
木葉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
雨來何晚稻初芒。
祗今農事村村急,
第一先陂貯水塘。
詩意和賞析:
《光福塘上》描繪了一個農村景象。首句“指點炊煙隔莽蒼”表達了炊煙從茫茫山野中升起的景象,意味著人們在茫茫農田中辛勤勞作。接著,詩人提到“午餐應可寄前莊”,表達了農民期待著自己的辛苦勞作能夠帶來豐收。在這樣的環境中,雞鳴和人語成了小家庭的快樂,給農民帶來了一絲歡樂。而深巷中的木葉和草花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給農民的生活增添了一絲詩意。
接下來的兩句“春去已空衣尚絮,雨來何晚稻初芒”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農民對于雨水的期待。春天已經過去,留下了空蕩的衣袖,但仍然有些許棉絮殘留其中,這暗示著農民們期待著豐收的希望。而雨水的到來對于剛剛長出來的稻子來說尤為重要,因此農民們迫切地期待著雨水的降臨。
最后兩句“祗今農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貯水塘”表達了現實中農民們面臨的問題。農田中的農事工作急需完成,而水塘的貯水工作則成為當務之急。這句詩意味著農民們要把灌溉水利擺在第一位,以確保農作物的生長和豐收。
《光福塘上》通過描繪農村景象和農民的期待,表達了農民對于灌溉水利的渴望,并體現了農民們的辛勤勞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詞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質樸,給人一種親切感和自然美的感受。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農民對于豐收的期盼和對農田灌溉的重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雨來何晚稻初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fú táng shàng
光福塘上
zhǐ diǎn chuī yān gé mǎng cāng, wǔ cān yīng kě jì qián zhuāng.
指點炊煙隔莽蒼,午餐應可寄前莊。
jī shēng rén yǔ xiǎo jiā lè, mù yè cǎo huā shēn xiàng xiāng.
雞聲人語小家樂,木葉草花深巷香。
chūn qù yǐ kōng yī shàng xù, yǔ lái hé wǎn dào chū máng.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來何晚稻初芒。
zhī jīn nóng shì cūn cūn jí, dì yī xiān bēi zhù shuǐ táng.
祗今農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貯水塘。
“雨來何晚稻初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