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境心空著處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境心空著處安”全詩
要識見聞無盡藏,先除夢幻有為觀。
削平丘垤孤峰峻,撤去籓籬萬象寬。
快誦老坡秋望賦,大千風月一毫端。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
古來誰道四并難,
對境心空著處安。
要識見聞無盡藏,
先除夢幻有為觀。
削平丘垤孤峰峻,
撤去籓籬萬象寬。
快誦老坡秋望賦,
大千風月一毫端。
中文譯文:
古來誰言四者合并難,
面對境界,心境空明之處安住。
要認識見聞之無盡寶藏,
首先超越幻夢和執著的觀念。
消除高低丘垤、孤立的峰巒險阻,
排除分隔的界限,萬象廣闊無限。
快樂吟誦古老山坡秋景賦,
大千世界的風和月亮皆在微末之中顯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范成大所作,題目是《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詩人抒發了對于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體驗的思考。
詩的開頭表達了人們很少有人能認識到四個方面合而為一是多么困難。這里的四者可能指的是人的身、心、境、理四個層面的統一。詩人告訴讀者,當我們能夠超越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和幻想,心境就會變得空明而安定。
接著,詩人強調了認識見聞的無盡寶藏。只有當我們超越了幻夢和執著的觀念,才能真正領悟到世界的奧秘和無限的價值。
下半部分的詩句描述了消除障礙和界限的意愿。詩人希望消除高低的丘垤和孤立的峰巒,撤去分隔的界限,使萬象廣闊無限,從而達到心境的開闊和超越。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悟。詩人欣賞古老山坡秋景,認為大千世界的風和月亮都能在微小的片段中體現出來。這種微觀的觀察和感悟使詩人更加珍視和贊美世界的細微之美。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于人們對于世界認知和體驗的思考,強調了超越幻夢和執著的觀念,以及對于世界細微之美的珍視。它呼喚人們超越表面的現象和分隔的界限,去體驗世界的真實和無盡的寶藏。
“對境心空著處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yǒng xīn zhāng jiào shòu wú jìn cáng
寄題永新張教授無盡藏
gǔ lái shuí dào sì bìng nán, duì jìng xīn kōng zhe chù ān.
古來誰道四并難,對境心空著處安。
yào shí jiàn wén wú jìn cáng, xiān chú mèng huàn yǒu wéi guān.
要識見聞無盡藏,先除夢幻有為觀。
xuē píng qiū dié gū fēng jùn, chè qù fān lí wàn xiàng kuān.
削平丘垤孤峰峻,撤去籓籬萬象寬。
kuài sòng lǎo pō qiū wàng fù, dà qiān fēng yuè yī háo duān.
快誦老坡秋望賦,大千風月一毫端。
“對境心空著處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