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行風物不堪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峽行風物不堪論”全詩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云。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夔門即事》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夔門即事》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云。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中文譯文:
峽谷中行走,風景難以形容,炎熱的太陽和瘴氣交織在一起。
人們進入恭州南部,多有不必要的附加之物,山勢自夔門開始便漸漸占據云端。
竹枝上的舊曲調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和諧,而新的麴米竹篘卻只是有所耳聞。
試圖尋找一杯清涼的水,筒泉必須自己找到臥龍崗來分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范成大在旅途中經過夔門的所見所感。夔門位于重慶市奉節縣,是長江三峽的一個重要通道,因其地勢險要而得名。詩中描繪了峽谷中的景色,以及炎熱的氣候和瘴氣的困擾。作者觀察到人們在恭州南部的附加物和負擔,而山勢則不斷向云端延伸。竹枝上的舊曲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和諧,而新的事物卻只是聽說過而已。最后,作者希望能找到一杯清涼的水來解渴,但必須自己親自去筒泉臥龍崗尋找。
賞析:
《夔門即事》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夔門的景色和人情。詩人通過對峽谷風景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雄偉和壯美,同時也表達了炎熱和瘴氣給人們帶來的困擾。詩中對人們附加物的描繪,映照出社會的種種繁瑣和無謂之物。山勢從夔門開始不斷延伸,象征著人們的負擔越來越重,無法擺脫。竹枝上的舊曲失調,反映了歲月更迭中的失落和變遷。最后,作者渴望一杯清涼的水,寄托了對自然純凈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在現實中尋找真正的滿足和解脫的困難。整首詩寫景入情,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峽行風物不堪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í mén jí shì
夔門即事
xiá xíng fēng wù bù kān lùn, pàn shǔ jiāo yáng zá zhàng fēn.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rén rù gōng nán duō fù zhuì, shān cóng kuí zi jǐn qīn yún.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云。
zhú zhī jiù qū yuán wú diào, qū mǐ xīn chōu dàn yǒu wén.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shì mì qīng lěng yī bēi shuǐ, tǒng quán xū zì wò lóng fēn.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峽行風物不堪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