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連黃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狗連黃牛”全詩
下有吳蜀客,檣竿立滄洲。
雨後漲江急,黃濁如潮溝。
時見山峽船,鐃鼓噪中流。
適從稠灘來,白狗連黃牛。
渦濆大如屋,九死爭船頭。
人鮓尚脫免,虎牙不須憂。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峽州至喜亭》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峽州至喜亭》
斷崖臥水口,
連岡抱城樓。
下有吳蜀客,
檣竿立滄洲。
雨后漲江急,
黃濁如潮溝。
時見山峽船,
鐃鼓噪中流。
適從稠灘來,
白狗連黃牛。
渦洶大如屋,
九死爭船頭。
人鯊尚脫免,
虎牙不須憂。
中文譯文:
斷崖臥在水口,
連綿的山岡環繞著城樓。
下方有來自吳國和蜀國的客人,
他們站在檣竿上,立于滄洲。
雨后江水急漲,
像黃色的濁流一樣湍急。
這時可以看見山峽中的船只,
鐃鼓聲在江水中嘈雜。
適逢船只從稠灘駛來,
白色的狗與黃牛連在一起。
渦濆洶涌得像房屋一樣巨大,
九死一生地爭奪船頭。
人們成功地脫險,
不必擔心虎口的危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峽州至喜亭》出自宋代詩人范成大之手,描繪了一個江邊峽州至喜亭的景色和情景。第一句以"斷崖臥水口"來形容江水從斷崖峽口流過,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水勢的險峻和峽口的壯麗。接著描述了山岡環抱著城樓的景象,給人一種安定和厚重的感覺。
詩中提到了來自吳國和蜀國的客人,他們站在檣竿上,立于滄洲,展現了這個地方的繁忙和熱鬧。隨后,詩人描述了雨后江水的急漲和渾濁,形容江水洶涌澎湃,如同潮水倒灌入溝渠一般。這種景象給人以威猛和壯觀的感覺。
在峽州的山峽中,可以看到船只來往穿梭,鐃鼓聲此起彼伏,描繪了江中船只的繁忙景象和嘈雜的聲音,使整個詩篇更具生動感。詩人又寫到從稠灘駛來的船只,船上載著白色的狗和黃牛,給人以田園和鄉村的感覺,增添了一絲和諧和平靜。
最后兩句表達了在洶涌的江水中,人們成功地脫險,不必擔心危險。詩人用"人鯊尚脫免,虎牙不須憂"形容人們在險惡環境中艱難求生,并表達了對生命的樂觀態度和對命運的堅毅面對。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江邊峽州至喜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風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表達了樂觀向上的情感和對生命的堅守。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描寫方式和深厚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范成大的才華和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讀者可以通過欣賞這首詩詞,感受到江水的威力和壯觀,體味到人們在艱難環境中的堅韌和樂觀。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也給人以啟發,讓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面對困境時的態度。
“白狗連黃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zhōu zhì xǐ tíng
峽州至喜亭
duàn yá wò shuǐ kǒu, lián gāng bào chéng lóu.
斷崖臥水口,連岡抱城樓。
xià yǒu wú shǔ kè, qiáng gān lì cāng zhōu.
下有吳蜀客,檣竿立滄洲。
yǔ hòu zhǎng jiāng jí, huáng zhuó rú cháo gōu.
雨後漲江急,黃濁如潮溝。
shí jiàn shān xiá chuán, náo gǔ zào zhōng liú.
時見山峽船,鐃鼓噪中流。
shì cóng chóu tān lái, bái gǒu lián huáng niú.
適從稠灘來,白狗連黃牛。
wō fén dà rú wū, jiǔ sǐ zhēng chuán tóu.
渦濆大如屋,九死爭船頭。
rén zhǎ shàng tuō miǎn, hǔ yá bù xū yōu.
人鮓尚脫免,虎牙不須憂。
“白狗連黃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