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頂不滿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峰頂不滿笑”全詩
眾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見夔峽,一溝盎春泥。
中有天下險,造化真兒嬉。
峰頂不滿笑,舟中鬢成絲。
登高尚超覽,況乃絕俗姿。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燕子坡》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燕子坡》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山如墻缺,小山如冢累。
眾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見夔峽,一溝盎春泥。
中有天下險,造化真兒嬉。
峰頂不滿笑,舟中鬢成絲。
登高尚超覽,況乃絕俗姿。
詩意和賞析:
《燕子坡》以山水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峰的險峻和壯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篇,大山如墻缺,小山如冢累,形容山峰高聳挺拔,大山如墻,小山如冢,給人以壯觀之感。眾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表達了山峰的險峻和高聳之處,只有從山下仰望,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危險和壯麗。
接下來的幾句,木末見夔峽,一溝盎春泥,中有天下險,造化真兒嬉,描繪了山峰的細節和自然景觀的變幻。木末見夔峽,夔峽是指山間的峽谷,木末見之,說明山峰高聳入云。一溝盎春泥,形容山間的溪水清澈如盎,泥土肥沃如春。中有天下險,表達了山峰的險峻和危險性。造化真兒嬉,表達了自然景觀的奇妙和變幻,仿佛是大自然在玩耍。
峰頂不滿笑,舟中鬢成絲,這兩句描繪了登高的人的心情和形象。峰頂不滿笑,說明登上山峰之后,人們并不會因為勝利而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謙虛和低調。舟中鬢成絲,形容登高的人在舟中,由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鬢發變得如絲一般,表達了登高的辛勞和努力。
最后兩句,登高尚超覽,況乃絕俗姿,表達了登高的意義和價值。登高不僅僅是為了欣賞美景,更是為了超越塵世的繁華和俗世的瑣碎,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人生的意義。
總的來說,范成大的《燕子坡》通過描繪山峰的險峻和壯美,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和情感共鳴,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峰頂不滿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zi pō
燕子坡
dà shān rú qiáng quē, xiǎo shān rú zhǒng lèi.
大山如墻缺,小山如冢累。
zhòng shān zhí xià kàn, fāng zhī cǐ fēng wēi.
眾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mù mò jiàn kuí xiá, yī gōu àng chūn ní.
木末見夔峽,一溝盎春泥。
zhōng yǒu tiān xià xiǎn, zào huà zhēn ér xī.
中有天下險,造化真兒嬉。
fēng dǐng bù mǎn xiào, zhōu zhōng bìn chéng sī.
峰頂不滿笑,舟中鬢成絲。
dēng gāo shàng chāo lǎn, kuàng nǎi jué sú zī.
登高尚超覽,況乃絕俗姿。
“峰頂不滿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