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周旋恐曳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欲周旋恐曳兵”全詩
君家自有堂堂陣,我欲周旋恐曳兵。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和馬少伊韻》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馬少伊韻》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氣壓伊吾一劍鳴,
風生銅柱百蠻驚。
君家自有堂堂陣,
我欲周旋恐拖兵。
中文譯文:
壓迫伊吾,一劍鳴響,
風起銅柱,百蠻驚惶。
你的家族自有莊嚴的軍陣,
我想繞行,恐怕遭到敵兵拖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在宋代創作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一場戰斗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行動的擔憂和對敵人的警惕。
首句"氣壓伊吾一劍鳴",形容作者的氣勢如山,一劍揮出,鳴響天地,顯示出作者的勇猛和威嚴。
接著描述了"風生銅柱,百蠻驚惶",描繪了戰場上的景象,風聲呼嘯,銅柱搖曳,使敵人感到驚慌失措。
下文中提到"君家自有堂堂陣",表明對方有莊嚴的軍陣,顯示了對敵人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我欲周旋恐拖兵",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行動的擔憂,擔心自己在行軍過程中會受到敵人的阻攔,遭到拖延。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戰場上的緊張氛圍和作者的心理狀態,展現了武士的英勇和對戰爭的思考。同時,也反映出宋代時期戰亂頻繁的社會背景和人們對于戰爭的深思。
“我欲周旋恐曳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ǎ shǎo yī yùn
和馬少伊韻
qì yā yī wú yī jiàn míng, fēng shēng tóng zhù bǎi mán jīng.
氣壓伊吾一劍鳴,風生銅柱百蠻驚。
jūn jiā zì yǒu táng táng zhèn, wǒ yù zhōu xuán kǒng yè bīng.
君家自有堂堂陣,我欲周旋恐曳兵。
“我欲周旋恐曳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