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假為非確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以假為非確論”全詩
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高唐。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假十二峰》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假十二峰》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巴東三峽數巫陽,
山入西陵更郁蒼。
何以假為非確論,
直疑溟涬弟高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范成大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思考。詩中提到了巴東三峽和巫山,以及西陵山。作者通過描繪山峰的郁郁蔥蔥和山勢的雄偉壯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詩的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于真實和虛幻的思考和質疑。
賞析:
《假十二峰》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展現了范成大對大自然的深刻感受。詩中的巴東三峽和巫山是中國著名的山水勝地,而西陵山則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座山峰。通過描繪這些山峰的壯麗景色,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美麗。
詩的后兩句“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高唐”則表達了作者對真實和虛幻的思考。詩人質疑了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性和虛假性,以及人們對于真實和虛幻的認知。這種思考反映了范成大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總體而言,《假十二峰》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真實與虛幻的思考,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詩意和思想。這首詩詞不僅具有美麗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也是宋代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
“何以假為非確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shí èr fēng
假十二峰
bā dōng sān xiá shù wū yáng, shān rù xī líng gèng yù cāng.
巴東三峽數巫陽,山入西陵更郁蒼。
hé yǐ jiǎ wèi fēi què lùn, zhí yí míng xìng dì gāo táng.
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高唐。
“何以假為非確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