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陰忽到簾旌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槐陰忽到簾旌上”全詩
困來如醉復如愁,不管低鬟釵燕溜。
無端心緒向天涯,想見檣竿旛腳斜。
槐陰忽到簾旌上,遲卻尋常一線花。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倦繡》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倦繡》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猧兒弄暖緣階走,
花氣薰人濃似酒。
困來如醉復如愁,
不管低鬟釵燕溜。
無端心緒向天涯,
想見檣竿旛腳斜。
槐陰忽到簾旌上,
遲卻尋常一線花。
中文譯文:
小猧兒在溫暖的臺階上嬉戲,
花香濃郁得像酒一樣。
疲倦時感覺像醉又像愁,
不顧低垂的發髻和飾釵。
無緣無故的心思飄向天涯,
想見到遠處船桅上的旗幟。
槐樹的陰影突然落在簾幕上,
遲遲地才找到平常一線的花。
詩意和賞析:
《倦繡》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春日的景象。詩中的猧兒是指小狗,它在溫暖的臺階上嬉戲,給人一種溫暖和活潑的感覺。花的香氣濃郁如酒,使人陶醉其中。然而,詩人在疲倦時感到既像醉又像愁,表達了一種矛盾的情緒。詩人不再關注自己的發髻和飾釵,仿佛低頭看不見,心思飄向了遙遠的天涯。他想象著遠處船上的旗幟,希望能夠看到遠方的景色。最后,槐樹的陰影突然落在簾幕上,帶來了一線平常的花朵,給整個詩意增添了一絲遲來的美感。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春日景色的感受和內心的情緒。它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的敏感觸覺,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槐陰忽到簾旌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àn xiù
倦繡
wō ér nòng nuǎn yuán jiē zǒu, huā qì xūn rén nóng shì jiǔ.
猧兒弄暖緣階走,花氣薰人濃似酒。
kùn lái rú zuì fù rú chóu, bù guǎn dī huán chāi yàn liū.
困來如醉復如愁,不管低鬟釵燕溜。
wú duān xīn xù xiàng tiān yá, xiǎng jiàn qiáng gān fān jiǎo xié.
無端心緒向天涯,想見檣竿旛腳斜。
huái yīn hū dào lián jīng shàng, chí què xún cháng yī xiàn huā.
槐陰忽到簾旌上,遲卻尋常一線花。
“槐陰忽到簾旌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