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團欒罷晚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全家團欒罷晚飯”全詩
大杓轑鐺分口數,疫鬼聞香走無處。
鎪姜屑桂澆蔗糖,滑甘無比勝黃粱。
全家團欒罷晚飯,在遠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強教嘗,余波遍沾獲與臧。
新元葉氣調玉燭,天行已過來萬福;
物無疵癘年谷熟,長向臘殘分豆粥。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口數粥行》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范成大所作的《口數粥行》。詩中描寫了臘月二十五這一家家煮豆粥的傳統習俗,以及豆粥的制作過程和品嘗體驗。詩中的口數指的是分配食物的口數,而大杓轑鐺則是指煮粥時的聲音。詩中還提到了疫鬼,這是指當時的瘟疫,而聞香走無處則是指豆粥的香氣能夠驅走疫鬼。
詩中還描寫了豆粥的配料,如鎪姜、屑桂、蔗糖等,以及豆粥的口感,滑甘無比勝黃粱。詩中還提到了全家團聚共進晚餐的場景,以及孩子們嘗試豆粥的情景。最后,詩中以新元葉氣調玉燭、物無疵癘年谷熟、長向臘殘分豆粥作為結尾,表達了對新年的祝福和對豆粥的珍視。
中文譯文:
家家臘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大杓轑鐺分口數,疫鬼聞香走無處。
鎪姜屑桂澆蔗糖,滑甘無比勝黃粱。
全家團欒罷晚飯,在遠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強教嘗,余波遍沾獲與臧。
新元葉氣調玉燭,天行已過來萬福;
物無疵癘年谷熟,長向臘殘分豆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臘月二十五這一家家煮豆粥的傳統習俗,以及豆粥的制作過程和品嘗體驗。詩中通過描寫豆粥的香氣能夠驅走疫鬼,表達了對疫病的畏懼和對健康的珍視。詩中還表現了家庭團聚的溫馨場景,以及對新年的祝福和對豆粥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臘月二十五這一傳統習俗的描寫,展現了宋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詩中通過對豆粥的制作過程和品嘗體驗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家庭團聚和對美食的珍視。詩中還通過對疫鬼的提及,表達了對疾病的畏懼和對健康的珍視。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佳作。
“全家團欒罷晚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u shù zhōu xíng
口數粥行
jiā jiā là yuè èr shí wǔ, xī mǐ rú zhū hé dòu zhǔ
家家臘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dà biāo lǎo dāng fēn kǒu shù, yì guǐ wén xiāng zǒu wú chǔ.
大杓轑鐺分口數,疫鬼聞香走無處。
sōu jiāng xiè guì jiāo zhè táng, huá gān wú bǐ shèng huáng liáng.
鎪姜屑桂澆蔗糖,滑甘無比勝黃粱。
quán jiā tuán luán bà wǎn fàn, zài yuǎn xíng rén yì liú fēn.
全家團欒罷晚飯,在遠行人亦留分。
bǎo zhōng hái zi qiáng jiào cháng, yú bō biàn zhān huò yǔ zāng.
褓中孩子強教嘗,余波遍沾獲與臧。
xīn yuán yè qì diào yù zhú, tiān xíng yǐ guò lái wàn fú
新元葉氣調玉燭,天行已過來萬福;
wù wú cī lì nián gǔ shú, zhǎng xiàng là cán fēn dòu zhōu.
物無疵癘年谷熟,長向臘殘分豆粥。
“全家團欒罷晚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