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盡江南聞鷓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盡江南聞鷓鴣”全詩
一春客夢飽風雨,行盡江南聞鷓鴣。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初入湖南醴陵界》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初入湖南醴陵界》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崖樹陰陰夾暝途,
出山歡喜見平蕪。
一春客夢飽風雨,
行盡江南聞鷓鴣。
中文譯文:
山崖上的樹陰陰暗暗地夾在暮色中,
走出山區,欣喜地看到遼闊平坦的田野。
整個春天,作為客人,夢中飽嘗了風雨的滋味,
行走至江南盡頭,聽到了鷓鴣的鳴叫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初次來到湖南醴陵的景象和感受。詩人范成大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湖南大地的獨特感受。
首先,詩人描述了山崖上樹木的陰暗,夾雜著暮色的景象,這給人一種壓抑和神秘的感覺。然后,詩人離開山區,看到了遼闊平坦的田野,心生喜悅。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離開了險峻的山崖,進入了開闊的湖南平原,感受到了寬廣和自由的氣息。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在湖南度過了一個春天,并形容自己是作為客人的身份飽嘗了風雨的滋味。這里的風雨可以理解為經歷了艱辛和困苦,但也是詩人成長和體驗生活的過程。最后,詩人行至江南盡頭,聽到了鷓鴣的鳴叫聲。鷓鴣是一種常見的鳥類,它的鳴叫聲常常被用來描繪寧靜和和諧的氛圍。詩人通過聽到鷓鴣的鳴叫聲,表達了對江南地區寧靜美好的向往和喜悅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自己的感受,展現了詩人初次來到湖南醴陵的喜悅和感慨。同時,詩人也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傳達了一種對美好生活和寧靜境界的追求。
“行盡江南聞鷓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rù hú nán lǐ líng jiè
初入湖南醴陵界
yá shù yīn yīn jiā míng tú, chū shān huān xǐ jiàn píng wú.
崖樹陰陰夾暝途,出山歡喜見平蕪。
yī chūn kè mèng bǎo fēng yǔ, xíng jǐn jiāng nán wén zhè gū.
一春客夢飽風雨,行盡江南聞鷓鴣。
“行盡江南聞鷓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