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使君王死作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使君王死作囚”全詩
巧笑入宮天亦笑,可憐元不費深謀。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文王廟》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文王廟》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譯文:
文王廟堂堂十亂欲興周,
意欲使君王死于囚。
他妃巧笑入宮中,
連上天都會為其笑。
可憐元始未曾費深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關于文王廟的場景,通過對廟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動蕩的思考和對君王的忠告。
首先,“堂堂十亂欲興周”,表明整個朝廷秩序混亂,政局動蕩。"堂堂十亂"形容混亂的局面,"欲興周"則表明作者希望能夠恢復周朝的盛世。
接下來的兩句詩,“肯使君王死作囚”,表明作者認為君王如果不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追求國家的利益,就會被困于囚牢之中,失去了統治權。這句詩也是對當時朝廷內部斗爭和君王軟弱無能的批評。
下面兩句詩,"巧笑入宮天亦笑",描繪了君王身邊的妃子們嫻熟的宮廷手段,她們的巧妙笑容甚至能夠獲得上天的贊賞。這里的"天亦笑"可理解為上天對君王被迷惑的嘲笑。
最后一句詩,"可憐元始未曾費深謀",表達了作者對君王的同情和惋惜。"元始"指代君王,暗示君王在權謀之間沒有花費過多心思,導致處境不佳。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亂象的擔憂和對君王的忠告。通過對廟宇和君王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希望國家能夠恢復秩序和君王能夠明智執政的愿望。同時,詩中的巧妙比喻和意象也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肯使君王死作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wáng miào
文王廟
táng táng shí luàn yù xìng zhōu, kěn shǐ jūn wáng sǐ zuò qiú.
堂堂十亂欲興周,肯使君王死作囚。
qiǎo xiào rù gōng tiān yì xiào, kě lián yuán bù fèi shēn móu.
巧笑入宮天亦笑,可憐元不費深謀。
“肯使君王死作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