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嶢闕叢霄舊玉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嶢闕叢霄舊玉京”全詩
他年若作清宮使,不挽天河洗不清。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宣德樓》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宣德樓》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嶢闕叢霄舊玉京,
御床忽有犬羊鳴。
他年若作清宮使,
不挽天河洗不清。
中文譯文:
高聳的宣德樓在云霄中,
皇室的寢宮里突然傳來犬羊的鳴叫聲。
如果來世我成為清宮的官員,
即使拉起天河也無法洗凈污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宣德樓的壯麗景象,宣德樓是宋代宮殿建筑的代表之一,高聳入云,氣勢雄偉。詩中提到御床上突然傳來犬羊的鳴叫聲,這是一種隱喻,表達了朝廷內部的腐敗和動蕩。詩人范成大通過這一形象,抨擊了當時的政治現實。
接下來的兩句"他年若作清宮使,不挽天河洗不清"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決心。詩人希望自己能成為清宮的官員,用清正廉潔的態度執掌朝廷事務,清除污點,拯救政治的腐敗。"挽天河洗不清"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意味著詩人將竭盡全力,即使面臨巨大困難也要努力清除污點。
這首詩詞通過對宣德樓和政治腐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詩人以自己成為清宮使的愿景,表達了改革的決心和責任感。整個詩詞飽含著對正義和清新風氣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腐敗。
“嶢闕叢霄舊玉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dé lóu
宣德樓
yáo quē cóng xiāo jiù yù jīng, yù chuáng hū yǒu quǎn yáng míng.
嶢闕叢霄舊玉京,御床忽有犬羊鳴。
tā nián ruò zuò qīng gōng shǐ, bù wǎn tiān hé xǐ bù qīng.
他年若作清宮使,不挽天河洗不清。
“嶢闕叢霄舊玉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