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雖設為誰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柴門雖設為誰開”全詩
不是故人能裹飯,柴門雖設為誰開?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初夏三絕呈游子明、王仲顯其》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初夏三絕呈游子明、王仲顯其》
中文譯文:
送春迎夏未聞雷,
日日斜風細雨來。
不是故人能裹飯,
柴門雖設為誰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題為《初夏三絕呈游子明、王仲顯其》。詩人通過描繪初夏時節的景象,表達了對故鄉和親友的思念之情。
首兩句“送春迎夏未聞雷,日日斜風細雨來。”描述了初夏的天氣,暗示著雷聲還未響起,但斜風和細雨卻頻繁到來,展現了氣候的變化和季節的過渡。這里的雷聲可以引申為故鄉的消息,暗示著詩人對故鄉的渴望和思念。
接下來的兩句“不是故人能裹飯,柴門雖設為誰開?”表達了詩人對故鄉親友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故人”指的是親友,詩人暗示自己雖然有人幫忙裹飯,但并非故鄉的親友,心中依然牽掛著故鄉的人們。最后一句“柴門雖設為誰開?”則表達了詩人對返鄉的期盼,思考著故鄉的柴門將由誰來開啟,暗示了對親友的溫馨期待。
整首詩詞通過對初夏天氣的描繪和對故鄉親友的思念之情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在異地漂泊時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親友的溫暖期盼。同時,也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給讀者帶來了初夏季節的氣息和情感上的共鳴。
“柴門雖設為誰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sān jué chéng yóu zǐ míng wáng zhòng xiǎn qí
初夏三絕呈游子明、王仲顯其
sòng chūn yíng xià wèi wén léi, rì rì xié fēng xì yǔ lái.
送春迎夏未聞雷,日日斜風細雨來。
bú shì gù rén néng guǒ fàn, zhài mén suī shè wèi shuí kāi?
不是故人能裹飯,柴門雖設為誰開?
“柴門雖設為誰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