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足洗余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足洗余悲”全詩
尊章宜小婦,孫子壽高堂。
風木真無定,冰魚已不嘗。
遙憐霜露感,何必薤歌傷。
捧檄三牲養,稱觴百歲期。
身猶孺子泣,世已隙駒馳。
吉夢青衣卜,豐碑黃絹辭。
佳城有奇事,應足洗余悲。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太宜人程氏挽詞》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太宜人程氏挽詞》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譯文:
我曾在黟縣和歙縣任官,人們傳頌著女子的美德。敬愛的丈夫像小婦人一樣,孫子享受著長壽之福。風吹樹木搖曳不定,冰冷的魚已不再品嘗。我遙想起霜露的滋潤,何必悲傷于薤歌之中。我捧著檄文祭奠祖先,舉杯慶祝百歲之期。我的身體還像孩童一樣哭泣,而世事已如疾馳的馬匹。吉祥的夢預示著貴人的到來,豐美的碑文和黃絹的離別辭。美麗的城市中有著奇妙的故事,應該足夠洗凈我內心的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范成大的作品,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現實境遇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自己曾經的官職、傳頌的美德以及家族的興旺,呈現了一個幸福美滿的畫面。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用風吹樹木、冰魚不嘗等形象來表達生活的無常和變化。他懷念過去的美好,但同時也感嘆現實的殘酷和自己的無奈。
詩詞中運用了諸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借物抒懷、對仗和比喻等,增強了表達的藝術感和感染力。通過對霜露、檄文、百歲之期等形象的運用,詩人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以此對比出自己的憂傷和無奈。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個人經歷和家族興衰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切感受。同時,詩人也以個人的經歷反映了整個時代的轉變和社會的變遷,展示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觸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范成大作為宋代文人的獨特風采,呈現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境遇的思考,使人產生共鳴和深思。
“應足洗余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yí rén chéng shì wǎn cí
太宜人程氏挽詞
wǒ xī guān yī shè, rén chuán nǚ xùn fāng.
我昔官黟歙,人傳女訓芳。
zūn zhāng yí xiǎo fù, sūn zi shòu gāo táng.
尊章宜小婦,孫子壽高堂。
fēng mù zhēn wú dìng, bīng yú yǐ bù cháng.
風木真無定,冰魚已不嘗。
yáo lián shuāng lù gǎn, hé bì xiè gē shāng.
遙憐霜露感,何必薤歌傷。
pěng xí sān shēng yǎng, chēng shāng bǎi suì qī.
捧檄三牲養,稱觴百歲期。
shēn yóu rú zǐ qì, shì yǐ xì jū chí.
身猶孺子泣,世已隙駒馳。
jí mèng qīng yī bo, fēng bēi huáng juàn cí.
吉夢青衣卜,豐碑黃絹辭。
jiā chéng yǒu qí shì, yīng zú xǐ yú bēi.
佳城有奇事,應足洗余悲。
“應足洗余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