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光揮作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劍光揮作電”全詩
劍光揮作電,旗影列成虹。
霧廓三邊靜,波澄四海同。
睿圖今已盛,相共舞皇風。
分類:
《郊廟歌辭·享節愍太子廟樂章·武舞作》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郊廟歌辭·享節愍太子廟樂章·武舞作》
譯文:
武德充盈,和諧莊嚴,
歷史長河中驅逐戰亂。
劍光閃耀如電,
旗影排列如虹。
煙霧彌漫靜謐的邊境,
波澄清澈四海皆同。
英明的君王現今已經興盛,
我們共同舞動著帝國的風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來自唐代的《郊廟歌辭》,是為了慶祝太子廟的節日而創作的樂章。詩歌以武德充盈、國家安寧為主題,描繪了戰爭之后帶來的和平與繁榮。通過描繪劍光如電、旗影如虹,表現出軍隊的威武和壯觀景象。詩中描述了邊境地區的寧靜和四海的清澈,象征著國家的穩定和統一。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明君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舞動著帝國的風華。
這首詩以豪邁激昂的語言塑造了武功顯赫、國家繁榮的場景,展示了唐代的武力和統治力。描繪的劍光和旗影,象征著武士的英勇和戰爭的威力,給人以震撼的視覺和心理感受。與此同時,詩中的靜謐和清澈意味著國家的安寧和社會的和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睿智君王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期盼,將這種豪情壯志與國家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首詩通過對武舞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安定,以及統治者的威儀和智慧。它富有韻律感和形象感,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這首詩在唐代的文化背景下,既是對軍事力量的贊美,也是對國家繁榮的期許,體現了當時社會對和平與發展的向往。
“劍光揮作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xiǎng jié mǐn tài zǐ miào yuè zhāng wǔ wǔ zuò
郊廟歌辭·享節愍太子廟樂章·武舞作
wǔ dé liàng yōng yōng, yóu lái sǎo kòu róng.
武德諒雍雍,由來掃寇戎。
jiàn guāng huī zuò diàn, qí yǐng liè chéng hóng.
劍光揮作電,旗影列成虹。
wù kuò sān biān jìng, bō chéng sì hǎi tóng.
霧廓三邊靜,波澄四海同。
ruì tú jīn yǐ shèng, xiāng gòng wǔ huáng fēng.
睿圖今已盛,相共舞皇風。
“劍光揮作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