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若有情”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失調名》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失調名》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失調名》是一首宋代詩詞,由秦觀所作。這首詩詞的內容是:"天若有情,天也為人煩惱。"
中文譯文:
如果天有感情,那么天也會為人類感到煩惱。
詩意和賞析:
《失調名》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痛苦和困擾的關切。詩中的"天若有情,天也為人煩惱"這句話,通過賦予天地以人的情感,揭示了人類的痛苦和煩惱不僅僅是人類自身的問題,而是與整個宇宙息息相關的。
詩中的"天若有情"一詞,意味著天地也有感情,它能夠體察人類的苦痛和困擾。這種設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常出現,表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系。詩人通過這樣的設定,表達了對人類遭遇的同情和關懷。
詩詞的意境簡潔而深遠,通過寥寥數語,傳遞出作者對人類處境的思考和反思。作者以天地之廣大和眾生之痛苦為背景,抒發了對人類疾苦的關切之情,啟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類痛苦的關切,同時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理解。它引發人們對人生意義和與自然的關系的深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啟迪性。
“天若有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調名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ě wéi rén fán nǎo.
天若有情,天也為人煩惱。
“天若有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