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蒙巾笥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幸蒙巾笥藏”全詩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
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茶》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茶》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
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中文譯文:
茶葉是優良的植物,其香氣乃是上天所賜。
芬芳的香氣不亞于杜蘅花,清香可掩蓋椒菊的芳香。
貴客們聚集在堂屋中品茗,圓月透過箱子的縫隙照射下來。
玉茶壺中的茶水源源不斷地注入杯中,金制的石磨在竹竿上發出悅耳的聲響。
茶水的美味撲鼻而來,仿佛乳香和谷物一同生長。
經久不衰,茶香彌漫在衣袖上。
幸運地藏在柜子里,不再受到龍腦蘭的干擾。
愿君能夠摒棄一切不同尋常的事物,讓我完全沉浸在芬芳的香氣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茶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茶的贊美和喜愛。詩中描述了茶的實際特性和香氣,將其比作天賜的香氣。茶的香氣被賦予了芳香的高度,甚至超過了杜蘅花的香氣,清香悅人。詩人描繪了品茶的場景,貴客們在堂屋中聚集,一邊欣賞著圓月的光芒,一邊品味著茶的美味。茶水源源不斷地從玉茶壺中注入杯中,金碾在竹竿上的摩擦聲伴隨著茶的沏泡。茶的香氣讓人愉悅,仿佛聞到了乳香和谷物的香味。茶的香氣持久而不減,散發在衣袖上。詩人幸運地將茶保存在柜子里,不再受到其他異味的干擾,以保證茶的純正和香氣的完整。
整首詩以明快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茶的香氣和美味,表達了作者對茶的喜愛和渴望。茶被賦予了超凡脫俗的形象,被視為一種珍貴的香氣之源。通過對茶的贊美,詩人也表達了對純凈、清香和獨特氣息的追求,希望摒棄一切與之相悖的事物。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茶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愉悅和舒適的感受。
“幸蒙巾笥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
茶
chá shí jiā mù yīng, qí xiāng nǎi tiān yù.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fāng bù kuì dù héng, qīng kān yǎn jiāo jú.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shàng kè jí táng kuí, yuán yuè tàn lián lù.
上客集堂葵,圓月探奩盝。
yù dǐng zhù màn liú, jīn niǎn xiǎng zhàng zhú.
玉鼎注漫流,金碾響丈竹。
qīn xún fā měi chàng, yī nǐ shēng rǔ sù.
侵尋發美鬯,猗狔生乳粟。
jīng shí bù xiāo xiē, yī mèi dài fēn yù.
經時不銷歇,衣袂帶紛郁。
xìng méng jīn sì cáng, kǔ yàn lóng lán xù.
幸蒙巾笥藏,苦厭龍蘭續。
yuàn jūn chì yì lèi, shǐ wǒ quán fēn fù.
愿君斥異類,使我全芬馥。
“幸蒙巾笥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