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巢依嶔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巢依嶔岑”全詩
終日數椽間,但聞鳥遺音。
爐香入幽夢,海月明孤斟。
鷦鷯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海康書事十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海康書事十首》
作者:秦觀(宋代)
卜居近流水,
小巢依嶔岑。
終日數椽間,
但聞鳥遺音。
爐香入幽夢,
海月明孤斟。
鷦鷯一枝足,
所恨非故林。
中文譯文:
卜定居住在靠近流水的地方,
小巢巧妙地依傍在山巒之間。
整日只數椽間的幽室,
卻只聽到鳥兒殘留的鳴聲。
爐香飄入夢境的幽寂中,
海上的明月孤獨地斟滿。
一只鷦鷯停在枝頭不離不棄,
所遺憾的是不再是故鄉的林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秦觀在山水環繞的地方安居的情景。他選擇了一處靠近流水的地方,建起了一個小巢舍,與山巒相依為伴。詩中所描述的是他日常生活的環境,他整日守在這個簡陋的房間里,只能聽到鳥兒留下的殘鳴聲,寂靜而孤獨。
然而,盡管他的生活條件簡樸,他的心靈卻能夠感受到來自自然的美好。爐香的氣息飄入他幽深的夢境中,海上的月亮照亮他孤寂的心靈。他將一杯酒斟滿,似乎與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沒有了聯系,只剩下他自己與這份孤獨的相伴。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一只鷦鷯的喜愛和遺憾。鷦鷯停在樹枝上,一直陪伴著作者,讓他感到欣慰。然而,作者所遺憾的是,這個鷦鷯并非原本的故鄉所擁有的林木,也就是說他身處的地方并非他本來的家園,他對于自己離開故鄉的遺憾和思念在這句詩中得到了表達。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形象描繪了作者在山水之間的靜謐生活和內心的孤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秦觀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孤獨和遺憾的體悟。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
“小巢依嶔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kāng shū shì shí shǒu
海康書事十首
bǔ jū jìn liú shuǐ, xiǎo cháo yī qīn cén.
卜居近流水,小巢依嶔岑。
zhōng rì shù chuán jiān, dàn wén niǎo yí yīn.
終日數椽間,但聞鳥遺音。
lú xiāng rù yōu mèng, hǎi yuè míng gū zhēn.
爐香入幽夢,海月明孤斟。
jiāo liáo yī zhī zú, suǒ hèn fēi gù lín.
鷦鷯一枝足,所恨非故林。
“小巢依嶔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