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關聊與古人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掩關聊與古人游”全詩
會須匹馬淮西去,云巘風溪遂所求。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冠蓋紛紛不我謀,
掩關聊與古人游。
會須匹馬淮西去,
云巘風溪遂所求。
中文譯文:
華麗的冠冕紛飛,與我無關,
關閉城門,與古人一同游歷。
當我有機會,騎馬西行至淮河之畔,
在云端和山谷中,實現我的愿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秦觀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追求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第一句“冠蓋紛紛不我謀”描繪了華麗的冠冕不是詩人所追求的目標,他并不追逐權勢和富貴,與世俗的紛擾無關。
第二句“掩關聊與古人游”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自由的心態,他關閉了城門,與古人一同追求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志向,與古人心靈相通,共同游歷文化的殿堂。
第三句“會須匹馬淮西去”揭示了詩人對遠方自由的向往,他渴望騎馬穿越淮河,去追尋他內心深處的理想和追求。
最后一句“云巘風溪遂所求”描述了詩人在云端和山谷中,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獲得了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追求的渴望,他拒絕世俗的權勢和華麗的冠冕,與古人心靈相通,追求內心真正的自由和理想。通過遠行和親近大自然,他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獲得了內心的滿足和寧靜。這首詩詞展現了秦觀獨特的思想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和感悟。
“掩關聊與古人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yóu zhào bó dài jiàn bié sān shǒu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guān gài fēn fēn bù wǒ móu, yǎn guān liáo yǔ gǔ rén yóu.
冠蓋紛紛不我謀,掩關聊與古人游。
huì xū pǐ mǎ huái xī qù, yún yǎn fēng xī suì suǒ qiú.
會須匹馬淮西去,云巘風溪遂所求。
“掩關聊與古人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