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衛俄趨永厚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羽衛俄趨永厚陵”全詩
坐舉不周天柱正,親扶陽谷日車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衛俄趨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漢外,百官西望涕難勝。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中文譯文:
東朝制詔九年稱,
烈武功高後世興。
坐舉不周天柱正,
親扶陽谷日車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
羽衛俄趨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漢外,
百官西望涕難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所作的挽詞,悼念太皇太后的詩篇。太皇太后是指皇帝的祖母,享有極高的尊崇地位。
詩的開篇以東朝制詔九年作為背景,表明太皇太后的功德和影響將會長久傳頌。"烈武功高後世興"一句,稱頌了太皇太后在世時所展現的崇高品德和卓越功績,預示著她的影響將會超越時代。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太皇太后的喪禮儀式。"坐舉不周天柱正"表明她作為皇帝的祖母,坐在寶座上,象征著天柱的穩定和正直。"親扶陽谷日車升"描繪了太皇太后靈柩的抬升過程,陽谷日車是指太陽的馬車,意味著她的靈魂將升入天堂。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喪葬的場景。"班行尚想延和殿"形容官員們列隊前行,懷念太皇太后曾居住的和殿。"羽衛俄趨永厚陵"表明護衛的羽衛迅速前往太皇太后的永厚陵墓。"洛水嵩峰霄漢外"描繪了洛水的流淌和嵩山的巍峨,以及遠處天空中星斗的閃爍,形成了對景物的描繪。最后一句"百官西望涕難勝"表達了百官們目送靈柩西去的場景,眼淚難以抑制。
這首詩以感人的筆觸表達了對太皇太后的深深懷念和悼念之情,通過描寫喪葬儀式和景物,展現了太皇太后在世時的偉大功績和對后世的影響。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對逝去的太皇太后的真誠告別。
“羽衛俄趨永厚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xíng tài huáng tài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dōng cháo zhì zhào jiǔ nián chēng, liè wǔ gōng gāo hòu shì xìng.
東朝制詔九年稱,烈武功高後世興。
zuò jǔ bù zhōu tiān zhù zhèng, qīn fú yáng gǔ rì chē shēng.
坐舉不周天柱正,親扶陽谷日車升。
bān xíng shàng xiǎng yán hé diàn, yǔ wèi é qū yǒng hòu líng.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衛俄趨永厚陵。
luò shuǐ sōng fēng xiāo hàn wài, bǎi guān xī wàng tì nán shèng.
洛水嵩峰霄漢外,百官西望涕難勝。
“羽衛俄趨永厚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