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向豬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磨刀向豬羊”全詩
借問此何為,居人朝送殤。
出郭披莽蒼,磨刀向豬羊。
何須作佳事,鬼去百無殃。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雷陽書事》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雷陽書事》是宋代秦觀所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雷陽書事》中文譯文:
一笛一腰鼓,鳴聲甚悲涼。
借問此何為,居人朝送殤。
出郭披莽蒼,磨刀向豬羊。
何須作佳事,鬼去百無殃。
《雷陽書事》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凄涼的場景,通過音樂和日常生活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中殘酷和悲傷的深切體驗。
首先,詩中提到了一笛和一腰鼓,它們的鳴聲傳遞出一種悲傷凄涼的氛圍。這里的音樂象征著人們的情感和心靈的抒發,它們傳達著作者對世俗中痛苦和挫折的感受。
接下來,詩中問道:“借問此何為,居人朝送殤。”這句話暗示了人們對于生死的思考和對于死亡的接受。殤指的是年輕人的死亡,朝送殤則表示了對于早逝者的悼念和送行。這種對于生命短暫和死亡無常的思考,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悲涼氛圍。
然后,詩中描述了一個出郭的場景,披莽蒼的意象揭示了荒涼和孤寂的意味。磨刀向豬羊則是日常生活中對于生存的必需,它們象征著對于食物和生計的追求。通過這種對于現實生活中的瑣碎和苦難的描繪,詩中的悲涼情緒更加深化。
最后兩句“何須作佳事,鬼去百無殃”,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作者認為,人們何必追求虛名和功利,死后鬼魂離開人世,不再受這些世俗的浮華所困擾,百無殃即是無憂無慮的意思。這種對于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與前文中對于生死和苦難的思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總體而言,詩詞《雷陽書事》通過對音樂、生死、日常生活等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中苦難、死亡和功名的深刻思考,以及對于超脫和解脫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凄涼的氛圍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秦觀獨特的詩詞藝術風格。
“磨刀向豬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éi yáng shū shì
雷陽書事
yī dí yī yāo gǔ, míng shēng shén bēi liáng.
一笛一腰鼓,鳴聲甚悲涼。
jiè wèn cǐ hé wéi, jū rén cháo sòng shāng.
借問此何為,居人朝送殤。
chū guō pī mǎng cāng, mó dāo xiàng zhū yáng.
出郭披莽蒼,磨刀向豬羊。
hé xū zuò jiā shì, guǐ qù bǎi wú yāng.
何須作佳事,鬼去百無殃。
“磨刀向豬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