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攪鄉思葉葉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樹攪鄉思葉葉重”全詩
人面春生紅玉液,銀盤煙覆紫駝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樹攪鄉思葉葉重。
便欲買船江北去,為懷明德更從容。
分類: 蓬萊閣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會蓬萊閣》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會蓬萊閣》
冠裳藝座灑清凡,
軒外時聞韻籜龍。
人面春生紅玉液,
銀盤煙覆紫駝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
樹攪鄉思葉葉重。
便欲買船江北去,
為懷明德更從容。
中文譯文:
盛裝打扮的藝人散發著平凡的風采,
閣樓之外時常傳來竹葉響聲。
春天中人們的容顏如紅玉一般嬌艷,
煙霧彌漫著銀盤般的紫色駝峰。
天空中流淌著秋色,山山相連,
樹葉被風吹動,重重疊疊攪動著鄉愁。
心中萌生了去江北買船的念頭,
為了懷念明德而更加從容自在。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藝人和自然景物為主題,表達了秦觀對于自然和人性的感悟。詩中通過藝人的形象展示了平凡中的美麗,以及自然中的響聲和色彩所帶來的情感共鳴。詩人將春天的容顏與紅玉相比,凸顯了其嬌艷動人之態。而秋天的景色則通過山和樹葉的描繪,表達了鄉愁之情。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渴望,希望能夠以從容自在的心態去追尋內心的美好。
賞析:
《會蓬萊閣》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悟,傳達了作者對于美的追求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詩中使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將平凡與美麗、春與秋、紅與紫等相對的形象進行對照,增強了詩意的層次感和視覺效果。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作者對于人性情感和內心追求的思考。讀者在賞析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同時也可以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對自然和人性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感悟。
“樹攪鄉思葉葉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péng lái gé
會蓬萊閣
guān shang yì zuò sǎ qīng fán, xuān wài shí wén yùn tuò lóng.
冠裳藝座灑清凡,軒外時聞韻籜龍。
rén miàn chūn shēng hóng yù yè, yín pán yān fù zǐ tuó fēng.
人面春生紅玉液,銀盤煙覆紫駝峰。
tiān hán qiū sè shān shān gòng, shù jiǎo xiāng sī yè yè zhòng.
天涵秋色山山共,樹攪鄉思葉葉重。
biàn yù mǎi chuán jiāng běi qù, wèi huái míng dé gèng cóng róng.
便欲買船江北去,為懷明德更從容。
“樹攪鄉思葉葉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