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頗不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嗣子頗不凡”全詩
緒余起人死,妙處實通天。
鄒子本淮海,弱齡加討研。
岐扁逢卷中,遂知百病先。
往歲游京室,公侯紛薦延。
國工不敢妒,遣兒求執鞭。
晚棄本州役,青衫鬢蕭然。
臨衢開大肆,旁午送金錢。
嗣子頗不凡,文場早周旋。
行期拾青紫,善積神所憐。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贈醫者鄒放》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醫者鄒放》
百工皆圣作,惟醫有書傳。
緒余起人死,妙處實通天。
鄒子本淮海,弱齡加討研。
岐扁逢卷中,遂知百病先。
往歲游京室,公侯紛薦延。
國工不敢妒,遣兒求執鞭。
晚棄本州役,青衫鬢蕭然。
臨衢開大肆,旁午送金錢。
嗣子頗不凡,文場早周旋。
行期拾青紫,善積神所憐。
中文譯文:
贈給醫者鄒放
各種手藝都可以被尊為圣人所作,只有醫者能夠傳承知識。
在人們的衰老中,挽救生命,他的妙處實在超越了塵世。
鄒子原來是淮海人,年幼時就開始探討研究。
讀到《黃帝內經》中的經卷,從而懂得了各種疾病的先兆。
過去的歲月里,他游歷京城,公侯紛紛邀請他延留。
國家的工匠們都不敢嫉妒,派自己的兒子請求拜在他門下學習。
晚年放棄了在本地的官職,身著青衫,鬢發凋零。
在街道上開設大型診所,午時前后送去金錢的饋贈。
他的兒子也頗有才華,在文場上早早嶄露頭角。
行程中收集到了許多名望和財富,善行積德,得到神明的眷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所作,贊頌了一位醫者鄒放。詩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鄒放醫術高明、深受推崇的形象。
詩的開頭表達了醫者的特殊地位,將醫者與其他手藝人相提并論,強調了醫者傳承醫學知識的重要性。接著描述了鄒放醫術高超,能夠在危急時刻挽救生命,其妙處超越塵世。
詩中通過描述鄒放的背景和經歷,展現了他對醫學的執著追求。他年幼時就開始研究醫術,后來讀到了《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從中領悟了百病的先兆,顯示了他的博學和智慧。
詩中還描繪了鄒放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他游歷京城,受到公侯的邀請和推崇,而其他工匠也不嫉妒他的地位,反而派自己的子弟向他學習醫術。這展現了鄒放在醫學界的崇高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
詩的結尾描述了鄒放晚年的情景,他放棄了官職,選擇在街道上開辦診所,為人診治疾病。他收到了許多人的饋贈,這體現了他醫術高明、深受人們敬重的形象。
整首詩以贊美醫者鄒放為主題,通過描繪他的醫術才華、學識淵博、社會地位和慷慨助人的品質,展現了他作為一位醫者的崇高形象。詩中表達了對醫者的敬意和贊美,強調了醫學的重要性和醫者對人類健康的貢獻。
贈醫者鄒放這首詩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位醫者的崇高形象,旨在傳遞對醫學和醫者的敬意和贊美,同時也提醒人們醫者的重要作用和醫學知識的珍貴。
“嗣子頗不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ī zhě zōu fàng
贈醫者鄒放
bǎi gōng jiē shèng zuò, wéi yī yǒu shū chuán.
百工皆圣作,惟醫有書傳。
xù yú qǐ rén sǐ, miào chù shí tōng tiān.
緒余起人死,妙處實通天。
zōu zi běn huái hǎi, ruò líng jiā tǎo yán.
鄒子本淮海,弱齡加討研。
qí biǎn féng juǎn zhōng, suì zhī bǎi bìng xiān.
岐扁逢卷中,遂知百病先。
wǎng suì yóu jīng shì, gōng hóu fēn jiàn yán.
往歲游京室,公侯紛薦延。
guó gōng bù gǎn dù, qiǎn ér qiú zhí biān.
國工不敢妒,遣兒求執鞭。
wǎn qì běn zhōu yì, qīng shān bìn xiāo rán.
晚棄本州役,青衫鬢蕭然。
lín qú kāi dà sì, páng wǔ sòng jīn qián.
臨衢開大肆,旁午送金錢。
sì zǐ pō bù fán, wén chǎng zǎo zhōu xuán.
嗣子頗不凡,文場早周旋。
xíng qī shí qīng zǐ, shàn jī shén suǒ lián.
行期拾青紫,善積神所憐。
“嗣子頗不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五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