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驚漁艇迷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驚漁艇迷花去”全詩
初驚漁艇迷花去,忽認星槎拂斗還。
桂嶺暮登猿斷續,槐堂春到鳥綿蠻。
石渠舊議行當復,未信佳時得自閑。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次韻馬忠玉喜王定國還自濱州》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馬忠玉喜王定國還自濱州》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海相逢一解顏,
紛紛歲月夢魂間。
初驚漁艇迷花去,
忽認星槎拂斗還。
中文譯文:
在淮海相遇,一解開顏,
紛紛歲月在夢與魂之間。
起初驚訝漁船迷失花徑,
突然認出星槎拂斗而歸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歲月流轉間的重逢為主題,表達了人生的離散與重聚,時光的荏苒和人事的變遷。詩中描繪了一個情景,作者在淮海上與馬忠玉相遇,彼此解開了顏面上的拘束和隔閡。歲月的飛逝使得他們的相聚成了夢境和魂靈之間的交流。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淮海相逢的場景,描繪了兩人在歲月的沖擊下相互間的解脫和心境的交匯。接著,詩人通過描述漁船迷失在花叢中和星槎(指星辰)拂斗(指北斗星)歸還的情景,表達了時間的錯綜復雜和人生的無常變化。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在桂嶺登高時聽到猿叫聲斷續不絕,以及在槐堂春天聽到鳥兒的歌唱。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與前文相呼應,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更替。最后一句詩寫出了石渠舊議行當復,表示作者對過去事物的懷念和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待,但又懷疑這些美好是否真實存在。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經歷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的懷疑和對人生的思考。詩詞運用了婉約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秦觀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初驚漁艇迷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mǎ zhōng yù xǐ wáng dìng guó hái zì bīn zhōu
次韻馬忠玉喜王定國還自濱州
huái hǎi xiàng féng yī jiě yán, fēn fēn suì yuè mèng hún jiān.
淮海相逢一解顏,紛紛歲月夢魂間。
chū jīng yú tǐng mí huā qù, hū rèn xīng chá fú dòu hái.
初驚漁艇迷花去,忽認星槎拂斗還。
guì lǐng mù dēng yuán duàn xù, huái táng chūn dào niǎo mián mán.
桂嶺暮登猿斷續,槐堂春到鳥綿蠻。
shí qú jiù yì háng dāng fù, wèi xìn jiā shí dé zì xián.
石渠舊議行當復,未信佳時得自閑。
“初驚漁艇迷花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