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何時再問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境何時再問津”全詩
已聞璧月瓊枝句,更看朝云暮雨人。
老丑紅妝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懷新。
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時再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閑燕堂聯句》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閑燕堂聯句》
黃葉山頭初帶雪,
綠波尊酒暫回春。
已聞璧月瓊枝句,
更看朝云暮雨人。
老丑紅妝翻曲妙,
喜逢佳客放懷新。
天明又出桃源去,
仙境何時再問津。
中文譯文:
山頭的黃葉初次帶著雪,
綠波之中酒杯暫時回春。
已經聽聞宛如寶石的月亮,如瓊枝一般美妙,
更加期待看到早晨的云彩和傍晚的雨滴。
老人和丑女的紅妝轉變得十分曲折而巧妙,
喜歡遇到美好的客人,心情也變得開朗。
天亮之后再次離開桃源之地,
仙境何時才能再次來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閑燕堂聯句》是宋代文學家秦觀所作。整首詩以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為主題,展示了秋冬之交的景象以及人在歲月中的感慨和向往。
第一句描繪了山頭上的黃葉初見雪花,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美麗。第二句以綠波和尊酒來暗示喜慶的氣氛,暫時回味春天的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以璧月、瓊枝、朝云和暮雨來形容美好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和渴望。第五句描述了老人和丑女紅妝的轉變,表達了生活中的變幻和意外之美。
第六句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客人的喜悅和內心的寬慰,體現了人際交往和情感的重要性。最后兩句以離開桃源和仙境再現為結尾,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幸福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詩人秦觀通過詩詞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仙境何時再問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yàn táng lián jù
閑燕堂聯句
huáng yè shān tóu chū dài xuě, lǜ bō zūn jiǔ zàn huí chūn.
黃葉山頭初帶雪,綠波尊酒暫回春。
yǐ wén bì yuè qióng zhī jù, gèng kàn zhāo yún mù yǔ rén.
已聞璧月瓊枝句,更看朝云暮雨人。
lǎo chǒu hóng zhuāng fān qū miào, xǐ féng jiā kè fàng huái xīn.
老丑紅妝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懷新。
tiān míng yòu chū táo yuán qù, xiān jìng hé shí zài wèn jīn.
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時再問津。
“仙境何時再問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