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裹尸心未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革裹尸心未艾”全詩
馬革裹尸心未艾,金龜換酒氣方震。
夢魂偷遶邊城月,道從公穿禁路塵。
知有新編號橫槊,為憑東使寄淮濱。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寄李端叔編修》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李端叔編修》
旗亭解手屢冬春,
聞道歸來自發新。
馬革裹尸心未艾,
金龜換酒氣方震。
夢魂偷遶邊城月,
道從公穿禁路塵。
知有新編號橫槊,
為憑東使寄淮濱。
中文譯文:
旗亭解手次數不斷增加,
聽說歸來已經有所進展。
馬革裹尸的決心未消退,
金龜換酒,精神倍增。
夢魂偷偷圍繞邊城的月,
道路從官員穿越塵埃。
我知道有新的編號橫掃敵陣,
作為東方使者,寄托思念淮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寄李端叔編修》。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李端叔的思念之情,并以詩人自己的遭遇和情感來贊頌李端叔的才華和責任感。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在旗亭解手的頻繁經歷,表達了自己經歷了多少個冬天和春天,而李端叔在這段時間里卻取得了新的成就。這種對比凸顯了李端叔的才華和進取心。
接下來,詩人用馬革裹尸的形象來表現李端叔為公事忘我、不畏艱險的精神。金龜換酒則暗示李端叔換取的是更高的職位和更大的權力,使他的氣勢更加崇高。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夢魂繞邊城的月為意象,表達了自己對李端叔的敬仰之情。李端叔所走的道路艱辛,但他始終堅守,不畏艱險,超越禁忌和世俗的束縛,展現了他的膽識和才華。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端叔的祝福和寄托,他相信李端叔會以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扮演東方使者的角色,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李端叔的贊美和思念之情,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李端叔的才華和責任感,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馬革裹尸心未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ǐ duān shū biān xiū
寄李端叔編修
qí tíng jiě shǒu lǚ dōng chūn, wén dào guī lái zì fā xīn.
旗亭解手屢冬春,聞道歸來自發新。
mǎ gé guǒ shī xīn wèi ài, jīn guī huàn jiǔ qì fāng zhèn.
馬革裹尸心未艾,金龜換酒氣方震。
mèng hún tōu rào biān chéng yuè, dào cóng gōng chuān jìn lù chén.
夢魂偷遶邊城月,道從公穿禁路塵。
zhī yǒu xīn biān hào héng shuò, wèi píng dōng shǐ jì huái bīn.
知有新編號橫槊,為憑東使寄淮濱。
“馬革裹尸心未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