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桃李愁風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中桃李愁風雨”全詩
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鷓鴣天》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鷓鴣天·陌上柔條初破芽》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陌上柔條初破芽,
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
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野薺花。
中文譯文:
小路上嫩嫩的嫩芽剛剛破土而出,
隔鄰的桑葚已經長出了些許。
平坦的山坡上,細草鳴叫著像小黃牛,
斜陽下,寒冷的林中飛過幾只暮鴉。
山巒遠近交錯,道路蜿蜒曲折,
翠綠的旗幟下有人家沽酒歡聚。
城內的桃李花朵因風雨而憂愁,
春天在溪頭野地上開放著野薺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初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中以陌上柔條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大地的復蘇。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的描繪,給人以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感覺。
詩中山遠近、路橫斜的描寫,給人以空曠、開闊的感覺,同時也暗示著人生道路的曲折和不確定性。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描寫,則展現了人們在春天到來之際的喜悅和慶祝。
然而,城中桃李愁風雨的描寫,傳遞出作者內心的憂愁和不安,暗示了現實世界中的困擾和煩惱。最后一句“春在溪頭野薺花”,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復雜的人生情感。它既有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欣賞,又蘊含了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城中桃李愁風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mò shàng róu tiáo chū pò yá.
陌上柔條初破芽。
dōng lín cán zhǒng yǐ shēng xiē.
東鄰蠶種已生些。
píng gāng xì cǎo míng huáng dú, xié rì hán lín diǎn mù yā.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shān yuǎn jìn, lù héng xié.
山遠近,路橫斜。
qīng qí gū jiǔ yǒu rén jiā.
青旗沽酒有人家。
chéng zhōng táo lǐ chóu fēng yǔ, chūn zài xī tóu yě jì huā.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
“城中桃李愁風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