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處卻思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處卻思量”全詩
卷簾芳桂散余香。
枯荷難睡鴨,疏雨暗池塘。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羅巾浥淚別殘妝。
舊歡新夢里,閑處卻思量。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臨江仙》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臨江仙·手拈黃花無意緒》
手拈黃花無意緒,
等閑行盡回廊。
卷簾芳桂散余香。
枯荷難睡鴨,
疏雨暗池塘。
憶得舊時攜手處,
如今水遠山長。
羅巾浥淚別殘妝。
舊歡新夢里,
閑處卻思量。
中文譯文:
手輕輕拈著黃色的花朵,心中卻沒有任何牽掛。
隨意地在回廊上散步,漫步無目的。
卷起窗簾,桂花的香氣彌漫開來。
干枯的荷花無法入睡,雨點稀疏地打在池塘上。
回憶起過去牽手的時刻,
如今水已經變得遙遠,山也變得更高。
臉上的紗巾濕了,淚水沾濕了殘妝。
舊時的歡樂在新的夢境中,
在安靜的地方反復思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臨江仙·手拈黃花無意緒》。詩人通過描繪一幅幽靜的江湖景象,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的開篇,詩人手拈黃花,表示自己心境寧靜,沒有任何牽掛和煩惱,隨意地在回廊上漫步,表現出一種閑適自在的心態。
接著,詩人描繪了卷簾芳桂的景象,桂花的香氣彌漫開來,給人一種芳香撲鼻的感覺,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浪漫氣息。
然而,詩中的枯荷無法睡眠,疏雨淅淅瀝瀝地打在池塘上,給整個景象帶來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色彩,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過去攜手的時刻,但如今水已經變得遙遠,山也變得更高,表達了詩人與過去的美好時光漸行漸遠的感慨和無奈。
最后兩句詩,詩人用羅巾浥淚別殘妝的形象,表現出離別的悲傷和無奈,舊時的歡樂只能在新的夢境中回味,而在閑散的時刻,卻思量著過去的種種。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凄美的情感展示了辛棄疾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現實境遇的思考,通過寥寥數語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閑處卻思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shǒu niān huáng huā wú yì xù, děng xián xíng jǐn huí láng.
手拈黃花無意緒,等閑行盡回廊。
juàn lián fāng guì sàn yú xiāng.
卷簾芳桂散余香。
kū hé nán shuì yā, shū yǔ àn chí táng.
枯荷難睡鴨,疏雨暗池塘。
yì dé jiù shí xié shǒu chù, rú jīn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luó jīn yì lèi bié cán zhuāng.
羅巾浥淚別殘妝。
jiù huān xīn mèng lǐ, xián chù què sī liang.
舊歡新夢里,閑處卻思量。
“閑處卻思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