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鋤豆溪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兒鋤豆溪東”全詩
溪上青青草。
醉里蠻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清平樂》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辛棄疾所著,題為《清平樂·茅檐低小》。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蠻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一幅田園樂土的圖景。茅檐低矮,溪水清澈,草地青青。詩中表現了一種寧靜、安逸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描繪農村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表達了對平和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展示了辛棄疾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茅檐低小、溪水清澈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舒適的環境氛圍。醉里蠻音相媚好,描述了舞曲的美妙動聽,給人一種輕松歡快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展現了農民的生活場景。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樸實、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對繁瑣、世俗生活的厭倦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田園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世俗生活的不滿。這些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農民生活的描繪得以體現,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受,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內心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大兒鋤豆溪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máo yán dī xiǎo.
茅檐低小。
xī shàng qīng qīng cǎo.
溪上青青草。
zuì lǐ mán yīn xiāng mèi hǎo.
醉里蠻音相媚好。
bái fà shuí jiā wēng ǎo.
白發誰家翁媼。
dà ér chú dòu xī dōng.
大兒鋤豆溪東。
zhōng ér zhèng zhī jī lóng.
中兒正織雞籠。
zuì xǐ xiǎo ér wáng lài, xī tóu wò bō lián péng.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大兒鋤豆溪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