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留客飲渾忘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強留客飲渾忘倦”全詩
棋鬭機關嫌狡獪,鶴貪吞啖損風流。
強留客飲渾忘倦,已辦官租百不憂。
我識簞瓢真樂處,詩書執禮易春秋。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偶作》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 《偶作》
朝代: 宋代
作者: 辛棄疾
兒曹談笑覓封侯,
自喜婆娑老此丘。
棋鬭機關嫌狡獪,
鶴貪吞啖損風流。
強留客飲渾忘倦,
已辦官租百不憂。
我識簞瓢真樂處,
詩書執禮易春秋。
中文譯文:
兒曹談笑中尋找功名,
自我欣慰,老去的時光如此安逸。
與機關對弈,厭惡其狡詐欺瞞,
如鶴貪婪地吞食,減損了風流本色。
強留客人暢飲,忘卻疲倦,
已經完成了官職,百事無憂。
我知道簡樸的生活是真正的快樂之處,
詩書和執禮是易于理解歷史變遷的方式。
詩意和賞析:
辛棄疾的《偶作》是一首表達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的詩詞。詩中以兒曹談笑尋求封侯,表達了對功名地位的追逐,但作者自喜婆娑老此丘,表示他對于功名已經不再執著,而是追求一種寧靜和安逸的生活。
詩中出現了棋鬭機關和鶴貪吞啖的意象,用以喻示對于欺詐和虛偽行為的厭惡和反感。作者堅守真實和風流的品質,不愿意迎合世俗的虛偽和權謀。
在最后兩句中,作者強調了自己的生活態度。他愿意與客人共飲暢快,忘卻疲倦,同時他已經完成了官職,不再憂慮世事。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在于簡樸的生活,而通過詩書和執禮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的變遷。
《偶作》表達了辛棄疾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同時批判了世俗的虛偽和權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追求和對真實價值的堅持,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
“強留客飲渾忘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ér cáo tán xiào mì fēng hóu, zì xǐ pó suō lǎo cǐ qiū.
兒曹談笑覓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
qí dòu jī guān xián jiǎo kuài, hè tān tūn dàn sǔn fēng liú.
棋鬭機關嫌狡獪,鶴貪吞啖損風流。
qiǎng liú kè yǐn hún wàng juàn, yǐ bàn guān zū bǎi bù yōu.
強留客飲渾忘倦,已辦官租百不憂。
wǒ shí dān piáo zhēn lè chù, shī shū zhí lǐ yì chūn qiū.
我識簞瓢真樂處,詩書執禮易春秋。
“強留客飲渾忘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