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後楓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桕後楓丹”全詩
寒鴉先雁到,烏桕後楓丹。
年邁狐裝帽,時新豆搗團。
非關嗜溫飽,更事耐悲歡。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即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即事》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云起山容改,
湖生浦面寬。
寒鴉先雁到,
烏桕后楓丹。
年邁狐裝帽,
時新豆搗團。
非關嗜溫飽,
更事耐悲歡。
中文譯文:
云彩升起,山容也變了,
湖水涌動,江面變寬。
寒鴉比雁先到,
烏桕比楓丹更晚開。
年老之人戴著狐皮帽,
年輕之人打著新鮮豆腐團。
并不是為了貪求溫飽,
而是為了更加忍耐悲傷和歡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即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云彩升起和湖水涌動的景象,表現了自然的變化和流動。接著,詩人以寒鴉和雁、烏桕和楓丹為對比,表現了事物的先后次序和變化的不確定性,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詩的后兩句引入了年老和年輕的對比,通過狐皮帽和豆腐團的形象描繪,展現了不同年齡段人們的生活狀態和追求。詩人用“非關嗜溫飽”表達了不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面對人生的喜怒哀樂時能夠耐心忍受和應對。
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和生活的變化,通過對比和象征,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詩歌抒發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和領悟,鼓勵人們要以平靜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從而達到超越物質欲望的境界,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平衡。
“烏桕後楓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yún qǐ shān róng gǎi, hú shēng pǔ miàn kuān.
云起山容改,湖生浦面寬。
hán yā xiān yàn dào, wū jiù hòu fēng dān.
寒鴉先雁到,烏桕後楓丹。
nián mài hú zhuāng mào, shí xīn dòu dǎo tuán.
年邁狐裝帽,時新豆搗團。
fēi guān shì wēn bǎo, gèng shì nài bēi huān.
非關嗜溫飽,更事耐悲歡。
“烏桕後楓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