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垂死更何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今垂死更何求”全詩
濁酒未傾心已醉,長歌欲發涕先流。
石帆射的煙嵐晚,過雁聲中又一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思》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少日猖狂不自謀,
即今垂死更何求?
簡編不隔圣賢面,
夢寐時為河岳游。
濁酒未傾心已醉,
長歌欲發涕先流。
石帆射的煙嵐晚,
過雁聲中又一秋。
中文譯文:
年少時猖狂不自謀,
如今臨終還有何求?
簡單的編織不隔絕圣賢的面容,
在夢中游走于河岳之間。
喝下的濁酒未倒,心已醉,
準備唱長歌時淚水先流。
夕陽下的石帆射出晚霞,
雁群的叫聲中又過了一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一首秋思之作。詩人通過對自己年少時的狂放不羈和即將面臨死亡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的思索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第一句“少日猖狂不自謀”,描繪了年少時的詩人放縱不羈的狀態,沒有考慮未來的規劃和目標。
第二句“即今垂死更何求?”,表達了詩人在臨終之際的思考,意味著在人生的盡頭,一切欲望和追求都變得無關緊要。
第三句“簡編不隔圣賢面”,表明詩人認為簡單的編織不會遮掩住圣賢的風采,即使是平凡的人也能在夢中體驗到偉大的山川。
第四句“夢寐時為河岳游”,強調了詩人在夢境中游走于河岳之間,顯示了他對大自然和仙境的向往。
第五句“濁酒未傾心已醉”,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沉醉和迷茫,即使心中的酒未喝完,他的內心已經陶醉其中。
第六句“長歌欲發涕先流”,揭示了詩人在詩唱之時淚水先流,表達了對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感傷之情。
最后兩句“石帆射的煙嵐晚,過雁聲中又一秋”,以景物的描寫作為詩的結尾,詩人通過夕陽下的石帆和雁群的叫聲,表達了秋天的到來,暗示了光陰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生命、時光和自然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年少時的狂放和即將面臨的死亡的思索,以及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珍惜之情。同時,通過景物的描寫,將個人的感慨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呈現出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即今垂死更何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ī
秋思
shǎo rì chāng kuáng bù zì móu, jí jīn chuí sǐ gèng hé qiú? jiǎn biān bù gé shèng xián miàn, mèng mèi shí wéi hé yuè yóu.
少日猖狂不自謀,即今垂死更何求?簡編不隔圣賢面,夢寐時為河岳游。
zhuó jiǔ wèi qīng xīn yǐ zuì, cháng gē yù fā tì xiān liú.
濁酒未傾心已醉,長歌欲發涕先流。
shí fān shè dì yān lán wǎn, guò yàn shēng zhōng yòu yī qiū.
石帆射的煙嵐晚,過雁聲中又一秋。
“即今垂死更何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