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月破殘云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高月破殘云出”全詩
天高月破殘云出,野曠風驚蠹葉飛。
終歲鉏犁猶不飽,萬家碪杵獨無衣。
早知竟坐儒冠誤,射虎南山未必非。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思》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思》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長蒼苔滿釣磯,
坐令秋暑歛余威。
天高月破殘云出,
野曠風驚蠹葉飛。
終歲鉏犁猶不飽,
萬家碪杵獨無衣。
早知竟坐儒冠誤,
射虎南山未必非。
譯文:
雨水長時間洗滌苔蘚長滿了釣鉤,
坐在這里,使得秋天的炎熱退去。
天空高遠,月亮從破碎的云層中顯露出來,
荒野廣袤,風吹動蠹蟲的葉子飄飛。
整年的辛勤勞作仍未能滿足,
千家萬戶的杵臼卻獨自無衣。
早知道最終坐在書齋誤了時機,
射擊虎在南山也未必不可能。
詩意和賞析:
《秋思》是一首寫秋天景色和對人生的思考的詩詞。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秋天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詩的開頭,雨水長時間洗滌,使得釣鉤上長滿了苔蘚,這揭示了秋天已經來臨,夏天的炎熱正在減退。接著,詩人描述了天空高遠,月亮從破碎的云層中露出來,展現了明凈的秋夜景象。荒野廣袤,風吹動著枯葉,給人一種凄涼而寂靜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辛勤勞作的思考。他指出自己整年的辛勤勞作仍未能得到滿足,與此同時,千家萬戶的杵臼卻獨自無衣,這里用杵臼無衣來象征人們的貧困和辛勞。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人生選擇的思考,詩人認為早知道最終坐在書齋誤了時機,也許就能射中南山上的虎,這里虎被用來比喻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
整首詩既展現了秋天的景色,又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選擇的思考。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天高月破殘云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ī
秋思
yǔ zhǎng cāng tái mǎn diào jī, zuò lìng qiū shǔ hān yú wēi.
雨長蒼苔滿釣磯,坐令秋暑歛余威。
tiān gāo yuè pò cán yún chū, yě kuàng fēng jīng dù yè fēi.
天高月破殘云出,野曠風驚蠹葉飛。
zhōng suì chú lí yóu bù bǎo, wàn jiā zhēn chǔ dú wú yī.
終歲鉏犁猶不飽,萬家碪杵獨無衣。
zǎo zhī jìng zuò rú guān wù, shè hǔ nán shān wèi bì fēi.
早知竟坐儒冠誤,射虎南山未必非。
“天高月破殘云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