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欲窮時瘦蛟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紙欲窮時瘦蛟舉”全詩
紙欲窮時瘦蛟舉,已看雷雨跨蒼茫。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硯傳百歲璽闕角,
筆擅一時錐出囊。
紙欲窮時瘦蛟舉,
已看雷雨跨蒼茫。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雜興》。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硯傳百歲璽闕角,
筆擅一時錐出囊。
紙欲窮時瘦蛟舉,
已看雷雨跨蒼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通過硯臺、筆、紙三種文房四寶的形象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于藝術創作的自信和對時間的感慨。詩中融入了一種深沉的哲理,探討了人與時間、藝術與生命之間的關系。
賞析:
首句“硯傳百歲璽闕角”,硯臺代表了時間的流逝,百歲象征了漫長的歲月。璽闕角則是指硯臺的形狀,在傳統文化中具有尊貴的象征,意味著硯臺承載了歷史的滄桑。這句表達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和歲月的積淀,借以抒發對時光的感慨。
第二句“筆擅一時錐出囊”,筆代表了藝術創作的才華。一時錐出囊意味著筆鋒銳利,具有卓越的創作能力,顯示了作者自信滿滿的態度。這句表達了作者在藝術創作方面的自豪和自信,以及對自己才華的追求。
第三句“紙欲窮時瘦蛟舉”,紙指代的是藝術創作的材料,瘦蛟則是象征著極度貧瘠的狀態。這句表達了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但作者依然能夠堅持創作,超越極限。
最后一句“已看雷雨跨蒼茫”,通過雷雨的形象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生的短暫。雷雨跨越蒼茫的景象,象征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幻,強調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詩詞通過對硯臺、筆和紙的描繪,以及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才華,又反映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紙欲窮時瘦蛟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yàn chuán bǎi suì xǐ quē jiǎo, bǐ shàn yī shí zhuī chū náng.
硯傳百歲璽闕角,筆擅一時錐出囊。
zhǐ yù qióng shí shòu jiāo jǔ, yǐ kàn léi yǔ kuà cāng máng.
紙欲窮時瘦蛟舉,已看雷雨跨蒼茫。
“紙欲窮時瘦蛟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