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相向眼偏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編相向眼偏明”全詩
萬事到前心盡嬾,一編相向眼偏明。
致君正使違初志,為己猶當畢此生。
更祝吾兒思早退,雨蓑煙笠事春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讀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讀書》
先親愛我讀書聲,
追慕慈顏涕每傾。
萬事到前心盡懶,
一編相向眼偏明。
致君正使違初志,
為己猶當畢此生。
更祝吾兒思早退,
雨蓑煙笠事春耕。
中文譯文:
我首先親愛地聽到讀書的聲音,
追慕著慈顏,眼淚不禁流淌。
萬事到前心都變得懶散,
只有讀書,眼睛才更加明亮。
我致力于成就君主的使命,卻違背了初衷,
為自己,也應該完成此生的使命。
我更希望我的兒子早日退隱,
穿上雨蓑,戴上煙笠,去從事春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讀書的熱愛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他深情地回憶起小時候親愛地聽到讀書的聲音,以及對父親慈顏的追憶,情感真摯而深沉。
詩中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煩惱和困惑。他感嘆萬事到了前心都變得懶散,唯有讀書能夠使眼睛變得明亮。這表明詩人對于自己的追求和他所處時代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于個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的思考。他明白自己致力于君主的使命,但這卻違背了他最初的志向。他認為即使是為了自己也應該畢其生命的使命,這表明了他對于個人奮斗和追求的堅持。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兒子的期望。他希望兒子能夠早日從紛擾的世界中退隱,過上寧靜的生活,從事簡單的農耕勞作。這是一種對于安逸、寧靜生活的向往,也暗示著對于當時社會動蕩的不滿和對于簡樸生活的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于讀書的贊美、對于個人理想和現實的思考以及對于簡樸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于個人追求的堅持。
“一編相向眼偏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ū
讀書
xiān qīn ài wǒ dú shū shēng, zhuī mù cí yán tì měi qīng.
先親愛我讀書聲,追慕慈顏涕每傾。
wàn shì dào qián xīn jǐn lǎn, yī biān xiāng xiàng yǎn piān míng.
萬事到前心盡嬾,一編相向眼偏明。
zhì jūn zhèng shǐ wéi chū zhì, wèi jǐ yóu dāng bì cǐ shēng.
致君正使違初志,為己猶當畢此生。
gèng zhù wú ér sī zǎo tuì, yǔ suō yān lì shì chūn gēng.
更祝吾兒思早退,雨蓑煙笠事春耕。
“一編相向眼偏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