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嫌尚有人間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嫌尚有人間意”全詩
自嫌尚有人間意,射雉歸來夜讀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讀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讀書》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面骨崢嶸鬢欲疏,
退藏只合臥蝸廬。
自嫌尚有人間意,
射雉歸來夜讀書。
中文譯文:
面容逐漸顯出歲月的痕跡,頭發已經稀疏,
退隱深山只適合蝸居。
雖然自己認為還有些世俗的情感,
但是射殺野雞歸來之后,仍在夜晚讀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陸游的內心世界和他對讀書的熱愛。詩中,陸游通過自我描繪和自我反省,表達了他對自己容貌逐漸老去的感受。他選擇退隱深山,過著隱士的生活,這與他對世俗的厭倦和對清凈的向往有關。盡管如此,他仍然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仍然有著對人世間的情感和牽掛。當他在夜晚射殺野雞歸來后,他并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堅持夜晚讀書,進一步體現了他對學習和知識的追求。
賞析:
《讀書》是陸游的一首自述詩,通過描述自己的容貌變化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他對讀書的執著和追求。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境豐富的描寫,如"面骨崢嶸"、"鬢欲疏"等,形象地表達了時間對人的痕跡和容貌的變化。詩的前兩句"退藏只合臥蝸廬"表達了作者對隱居深山的向往和選擇,將自己比作一只蝸牛,蝸居在深山之中。接下來的兩句"自嫌尚有人間意,射雉歸來夜讀書"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糾結和矛盾。盡管他渴望遠離塵世,但仍然無法完全舍棄對人間的情感和關注。最后一句"射雉歸來夜讀書"更加突出了作者對學習的熱愛和執著,即使在狩獵之后也選擇堅持夜晚讀書。整首詩通過獨特的意象和自我表達,揭示了作者對知識的追求和內心的掙扎,展現了他作為一位文人士子的風采和情懷。
“自嫌尚有人間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ū
讀書
miàn gǔ zhēng róng bìn yù shū, tuì cáng zhǐ hé wò wō lú.
面骨崢嶸鬢欲疏,退藏只合臥蝸廬。
zì xián shàng yǒu rén jiān yì, shè zhì guī lái yè dú shū.
自嫌尚有人間意,射雉歸來夜讀書。
“自嫌尚有人間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