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輕民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郡縣輕民力”全詩
懣拈如意舞,狂扣唾壺歌。
郡縣輕民力,封疆恃虜和。
功民莫看鏡,吾意已蹉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遣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遣興》
耆舊日凋謝,將如此老何。
懣拈如意舞,狂扣唾壺歌。
郡縣輕民力,封疆恃虜和。
功民莫看鏡,吾意已蹉跎。
中文譯文:
老去的歲月凋謝,將會變得如此衰老又如何呢。
無聊地拈弄著如意,瘋狂地敲擊著唾壺歌唱。
郡縣負擔輕民力,封疆依賴著敵國和平。
勞苦的百姓不再看鏡子,我的心意已經錯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通過抒發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描繪了詩人對自己年老時光消逝的感慨和無奈之情。
首先,詩中出現的"耆舊"一詞指的是年老,詩人感嘆時光的流逝,以及自己逐漸衰老的狀態。他問自己,即使變得如此老朽,又有什么意義呢?
接下來,詩人以一種無聊和瘋狂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拈弄如意,象征著他對生活和命運的無奈和掙扎。同時,他狂扣唾壺并歌唱,可能是一種反諷和自嘲,暗示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命運的抗爭。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狀和政治局勢的觀察和思考。他指出郡縣負擔輕民力,意味著當時政府對于百姓的苦難和困境漠不關心。而封疆依賴敵國和平,則反映了國家的局勢不穩定和對外部勢力的依賴。
最后兩句"功民莫看鏡,吾意已蹉跎",表達了詩人對于百姓的境況和自己的人生的失望。詩人呼吁百姓不要再看鏡子,可能是希望他們不要再意識到自己的困境,因為這樣只會讓他們感到更加沮喪。而"吾意已蹉跎"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已經落空,人生已經錯過了。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年老、生活困境和社會現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悲涼和無奈之情。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掙扎和思考,展現了一種深邃的哲理意味。
“郡縣輕民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遣興
qí jiù rì diāo xiè, jiāng rú cǐ lǎo hé.
耆舊日凋謝,將如此老何。
mèn niān rú yì wǔ, kuáng kòu tuò hú gē.
懣拈如意舞,狂扣唾壺歌。
jùn xiàn qīng mín lì, fēng jiāng shì lǔ hé.
郡縣輕民力,封疆恃虜和。
gōng mín mò kàn jìng, wú yì yǐ cuō tuó.
功民莫看鏡,吾意已蹉跎。
“郡縣輕民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