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饑半日未全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饑半日未全貧”全詩
曾穿高帝朝元仗,卻作山陰版籍民。
留病三分嫌太健,忍饑半日未全貧。
早知畫繡能為祟,翁子終身合負薪。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遣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遣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次看人間歲月新,
釣船仍系在鏡湖邊。
曾經穿過高帝朝,
如今只是山陰版籍民。
因病留下三分瘦,
為了免饑半日未曾貧。
早已知道繪畫刺繡能成為禍害,
老人終身只能背負柴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他幾次回顧人間歲月,發現世界雖然不斷變化,但自己的生活卻沒有太大的改變。他仍然堅持垂釣,而他的釣船仍然停泊在鏡湖邊,似乎時間沒有對他產生太大的影響。
然而,他曾經歷過輝煌的時刻,曾經參與過高帝朝的盛世,但現在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山陰版籍民,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他因為疾病而瘦弱,只剩下三分健康,為了避免饑餓,不得不每天忍饑挨餓,但他仍然未曾真正變得貧困。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藝術的思考。他認識到畫繡可以給人帶來名利,但同時也會成為一種負擔和困擾。他自己沒有從事這樣的藝術創作,而是選擇了背負柴薪,過著平凡的生活。
賞析:
《遣興》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時間的回顧和對自己命運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洞察和對社會的批判。
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釣船停泊在湖邊,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自己的不變。這種對比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讓人們反思時間的流逝對個人命運的影響。
作者在詩詞中表達了對社會階層變遷的痛感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曾經參與過盛世的政治,但最終卻變成了一個普通的百姓,這讓他對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無常感到痛苦和無奈。同時,作者也對藝術的功利性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認識到追求名利和社會地位并不一定帶來真正的幸福。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簡單的描寫和抒情,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它使人們對人生的意義和追求進行了思考,同時也讓人們對社會的不公和命運的無常感到深深的觸動。
“忍饑半日未全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遣興
jǐ kàn rén jiān suì yuè xīn, diào chuán yóu xì jìng hú bīn.
幾看人間歲月新,釣船猶系鏡湖濱。
céng chuān gāo dì cháo yuán zhàng, què zuò shān yīn bǎn jí mín.
曾穿高帝朝元仗,卻作山陰版籍民。
liú bìng sān fēn xián tài jiàn, rěn jī bàn rì wèi quán pín.
留病三分嫌太健,忍饑半日未全貧。
zǎo zhī huà xiù néng wéi suì, wēng zi zhōng shēn hé fù xīn.
早知畫繡能為祟,翁子終身合負薪。
“忍饑半日未全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