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鵩嘯荒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妖鵩嘯荒村”全詩
怒蛙號廢沼,妖鵩嘯荒村。
里巷魚餐薄,坊場黍酒渾。
相逢欲話舊,意極轉忘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感》
病臥踐衰境,躬耕歸故園。
怒蛙號廢沼,妖鵩嘯荒村。
里巷魚餐薄,坊場黍酒渾。
相逢欲話舊,意極轉忘言。
中文譯文:
我病臥在這衰敗的境地,回到故鄉親自耕種。
憤怒的蛙兒呼號在廢棄的沼澤,妖異的鵩鳥在荒涼的村莊嘯叫。
貧窮的人在小巷中吃著簡單的魚,莊園里的人們飲著渾濁的黍酒。
當我們相遇想要談論過去,思緒卻極度迷茫而無法言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雜感》以寫實的形式描繪了作者對現實境況的感慨和內心的紛亂情緒。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病臥在衰敗的環境中,這里可能是指社會的動蕩和政治的腐敗。他通過“躬耕歸故園”表達了對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回歸自然的愿望。
接著,詩中出現了“怒蛙”和“妖鵩”,它們的呼號和嘯叫映襯出了整個村莊的凄涼和荒蕪。這種意象可能象征著社會的混亂和人們內心的不安。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貧窮的人們在小巷中吃著簡單的魚,而莊園中的人們卻飲著渾濁的黍酒。這種對比表達了社會的階級分化和不公平現象,以及詩人對此的無奈之情。
最后兩句“相逢欲話舊,意極轉忘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紛亂的感受。面對種種不如意和困境,詩人與他人的相遇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安慰和共鳴,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使他無法言說。
總的來說,這首《雜感》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弊病的痛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和困惑。詩中的意象和對比都增強了對社會矛盾和個人內心掙扎的揭示,展現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境界。
“妖鵩嘯荒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雜感
bìng wò jiàn shuāi jìng, gōng gēng guī gù yuán.
病臥踐衰境,躬耕歸故園。
nù wā hào fèi zhǎo, yāo fú xiào huāng cūn.
怒蛙號廢沼,妖鵩嘯荒村。
lǐ xiàng yú cān báo, fāng chǎng shǔ jiǔ hún.
里巷魚餐薄,坊場黍酒渾。
xiāng féng yù huà jiù, yì jí zhuǎn wàng yán.
相逢欲話舊,意極轉忘言。
“妖鵩嘯荒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