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漱石泉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午漱石泉潔”全詩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肉食養老人,
古雖有是說,
修身以待終,
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
午漱石泉潔,
豈役七尺軀,
事此膚寸舌。
中文譯文:
肉食養老人,
雖然古代就有這樣的說法,
修身以待終,
怎么會沉迷于饕餮之樂呢?
清晨烹飪山野蔬菜美味可口,
正午漱口于清泉石上,
豈能使七尺之軀勞累,
只為此事傷害自己的身體?
詩意和賞析:
《雜感》是陸游所寫的一首詩詞,他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于吃喝享樂的思考。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于人們沉迷于肉食、縱欲享樂的現象的憂慮和反思。
詩的開頭以“肉食養老人”為首句,直接點出人們以飲食享樂為目的的行為,然后提到盡管古人也有這樣的說法,即通過享受物質享樂來滿足自己,但詩人認為應該修身養性,追求內在的修養和精神的升華。
接下來的兩句,“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通過描繪清晨烹飪山野蔬菜和中午漱口于清泉石上的場景,強調了簡樸的生活方式和清潔的環境對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詩人通過質問的方式表達了對于過度追求物質享受而犧牲身體健康的人的批判。他認為,為了短暫的享受而犧牲身體健康是不值得的,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縱欲享樂的觀念的反思和自省。他呼吁人們不要沉迷于物質享受,而是要修身養性,追求內在的精神追求。這首詩詞在宋代文人筆記中廣受贊賞,被認為是陸游思想觀念的代表作之一。
“午漱石泉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雜感
ròu shí yǎng lǎo rén, gǔ suī yǒu shì shuō, xiū shēn yǐ dài zhōng, hé zhì xiàn tāo tiè.
肉食養老人,古雖有是說,修身以待終,何至陷饕餮。
chén pēng shān shū měi, wǔ shù shí quán jié, qǐ yì qī chǐ qū, shì cǐ fū cùn shé.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午漱石泉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