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癡子恨無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癡子恨無津”全詩
困厄終身元自好,可憐癡子恨無津。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艱危寧度瘦驢嶺,
奔走莫隨肥馬麈。
困厄終身元自好,
可憐癡子恨無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困境與處境的思考和感嘆。詩中以瘦驢和肥馬麈為象征,探討了人生選擇與困境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瘦驢和肥馬麈,揭示了作者對于人生選擇的思考。瘦驢嶺代表了困難和艱險的處境,而肥馬麈則象征著安逸和享受。作者通過表達自己寧愿選擇困難而不隨波逐流的態度,強調了內心的堅持和自我價值。詩中的困厄終身元自好一句,表明了作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初心和善良。最后一句"可憐癡子恨無津"則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選擇的遺憾和無奈,認為自己是一個癡迷于追求理想卻無法得到支持和幫助的人。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選擇與困境的深刻思考。它既反映了宋代社會中的價值觀念,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這首詩詞鼓勵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堅持和勇敢,堅守內心的真誠和善良。
“可憐癡子恨無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雜感
jiān wēi níng dù shòu lǘ lǐng, bēn zǒu mò suí féi mǎ zhǔ.
艱危寧度瘦驢嶺,奔走莫隨肥馬麈。
kùn è zhōng shēn yuán zì hào, kě lián chī zǐ hèn wú jīn.
困厄終身元自好,可憐癡子恨無津。
“可憐癡子恨無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