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不來猿狖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杜鵑不來猿狖寒”全詩
洞庭揚波江漢回,虎牙銅柱皆傾側。
巫峽陰岑朔漠氣,峰巒窈窕谿谷黑。
杜鵑不來猿狖寒,山鬼幽憂雪霜逼。
楚老長嗟憶炎瘴,三尺角弓兩斛力。
壁立石城橫塞起,金錯旌竿滿云直。
漁陽突騎獵青丘,犬戎鎖甲聞丹極。
八荒十年防盜賊,征戍誅求寡妻哭,遠客中宵淚沾臆。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虎牙行(虎牙在荊門之北,江水峻急)》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虎牙行(虎牙在荊門之北,江水峻急)》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詩人以秋風吹襲南國的景象為起點,描繪了洞庭湖波涌洶涌、虎牙銅柱傾側的慘狀。接著,詩人用形容詞描繪了巫峽的陰暗、山巒的黑暗以及動物們的寒冷與憂愁。詩人思緒回到楚老時期,描寫了他們的軍事力量和巍峨的城墻。最后,詩人以漁陽突騎、犬戎鎖甲等形象,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苦難。整首詩意深沉,將自然景觀和社會現實結合起來,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戰爭的反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
秋風忽然吹襲南國,
天地變得慘無顏色。
洞庭湖波浩蕩回蕩,
虎牙銅柱都傾側。
巫山峽谷陰暗幽深,
山峰巒疊如黑夜。
杜鵑不來猿狖寒冷,
山鬼憂愁雪霜逼。
楚老懷念炎瘴之地,
三尺角弓斤斗之力。
城墻依然聳峙著,
金錯旌竿入云直。
漁陽突騎青丘獵獵,
犬戎鎖甲聞丹極。
經歷了八荒十年的盜賊,
征戰與邊防求殺寡妻嗚咽,
遠客在夜晚淚水滂沱。
賞析:《虎牙行》以寫實手法將景物描繪出來,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觸感。詩中的形容詞和動詞非常精準,使詩歌的意象更加深入人心。例如,詩中“天地變得慘無顏色”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戰亂帶來的痛苦的感受;“洞庭湖波浩蕩回蕩,虎牙銅柱都傾側”描繪出了洞庭湖波涌的景象和戰爭帶來的破壞;“山鬼憂愁雪霜逼”則賦予了動物們的感情色彩。詩人還通過描寫巫山峽谷、楚老以及城墻等形象,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國家的憂慮。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險峻,深沉中帶有濃烈的抒情色彩,展現了杜甫深邃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
“杜鵑不來猿狖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ǔ yá háng hǔ yá zài jīng mén zhī běi, jiāng shuǐ jùn jí
虎牙行(虎牙在荊門之北,江水峻急)
qiū fēng chuā xī chuī nán guó, tiān dì cǎn cǎn wú yán sè.
秋風欻吸吹南國,天地慘慘無顏色。
dòng tíng yáng bō jiāng hàn huí,
洞庭揚波江漢回,
hǔ yá tóng zhù jiē qīng cè.
虎牙銅柱皆傾側。
wū xiá yīn cén shuò mò qì, fēng luán yǎo tiǎo xī gǔ hēi.
巫峽陰岑朔漠氣,峰巒窈窕谿谷黑。
dù juān bù lái yuán yòu hán, shān guǐ yōu yōu xuě shuāng bī.
杜鵑不來猿狖寒,山鬼幽憂雪霜逼。
chǔ lǎo zhǎng jiē yì yán zhàng,
楚老長嗟憶炎瘴,
sān chǐ jiǎo gōng liǎng hú lì.
三尺角弓兩斛力。
bì lì shí chéng héng sāi qǐ, jīn cuò jīng gān mǎn yún zhí.
壁立石城橫塞起,金錯旌竿滿云直。
yú yáng tū qí liè qīng qiū, quǎn róng suǒ jiǎ wén dān jí.
漁陽突騎獵青丘,犬戎鎖甲聞丹極。
bā huāng shí nián fáng dào zéi,
八荒十年防盜賊,
zhēng shù zhū qiú guǎ qī kū, yuǎn kè zhōng xiāo lèi zhān yì.
征戍誅求寡妻哭,遠客中宵淚沾臆。
“杜鵑不來猿狖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